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挖掘你的“喜心”,学会对他人随喜

挖掘你的“喜心”,学会对他人随喜

佛门告诫我们,当别人过得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喜,要真诚地替别人感到高兴。这样,自己才会获得快乐。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抱怨的话。其实,所有的怨语,不管是自怨自怜,还是抱怨别人,在佛门里,都被称为恶语,都属于嗔心所致。

常常抱怨的人,实际上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抱怨别人,会产生什么果报呢?

内心会越来越阴暗。内心阴暗,就会坏事不断,好事无缘。

有一些人,当遭遇事业、生活不顺之时,他们会抱怨同事,抱怨家庭,甚至抱怨国家,抱怨社会。只有一个人没有想到去抱怨,那就是自己。

挖掘你的“喜心”,学会对他人随喜

那么,怎么消解抱怨的心理呢?

要想掌握菩萨的说话之道首先要怀有一颗慈心和一颗悲心。

多说感恩的话。另外,一定要学会随喜,用随喜的心去取代嗔心,取代嫉妒的心。

其实,人与人交往的时候,还要怀有一颗喜心。

这就是佛门里常说的一句话——随喜。

什么是随喜?喜,喜者欢喜,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随喜是快乐生活的一个重要法门。

不少人见到能力比自己强,生活、事业蒸蒸日上的人时,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可能会酸溜溜地说别人的风凉话、坏话,这是人之常情。其实这样很丢人,很不好。

有人会这样想:我也知道这些道理,但就是看不惯这个人。他没有我努力,方方面面都不如我,凭什么得到这些不该得到的东西?

我们看不惯别人,是因为别人的某些语言、行为、性格,让我们不适应。但是,我们忘了每一个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因为我们没有慈悲心,面对别人的苦难,我们没有产生悲心,都是嗔心。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大家在一起,某个人可能能力方面差一点,或者毛病习气多一点,我们就不愿意包容他,甚至排斥他、讨厌他,欲除之而后快,其实就是嗔心所致。

  你不知道,他可能家庭很贫困,可能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够,本来就活得够苦了,何必再去伤害他?像这样的情况,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怀。

挖掘你的“喜心”,学会对他人随喜

  一切都是因果。别人今天得到的,是他过去造的善业;你没有得到,是你过去没有造这个业。你今天得到了,也不用得意,那是你过去造的善业,现在感果。

佛门告诫我们,当别人过得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喜,要真诚地替别人感到高兴。这样,自己才会获得快乐。

  如果想让未来更好,去嫉妒别人,未来肯定不会好;去随喜别人,随喜功德,那么这份功德你也有,你也造了一份善业,你的未来也会更好。

很多人原来没有这个喜心,或者说没有激发和挖掘出这个喜心,最后知道随喜别人才能快乐这个法门以后,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在寺庙里,有的弟子学历高,有的干起活来一个人能顶好几个,还有的悟性特别好,等等,因为这些差距,有一些弟子内心就产生了失落感。

如果不会随喜的话,有了失落感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证明自己的才能,但还是不可能超越别人。那怎么办呢?只会越来越痛苦,甚至只有搞一些旁门左道来证明自己。

  佛门认为,随喜别人,就是造善业,积累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