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四句偈”与生活中的“四句偈”
【四句偈】《佛学大词典》:“【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颂。佛书所载偈颂,由四句组成者,字数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盖经论佛法之要义,故经中云,以四句偈教人,或持受某四句偈,皆有甚大功德。”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释迦佛在《金刚经》中多次提到受持四句偈,但都没有详解何为“四句偈”。所以谁也不能“论断”何为“四句偈”。这里只是把佛有关所说陈出,供读者自斟酌体悟:佛陀在《中阿含经》一七二、《心经第一》中,回答云何多闻比丘时说“比丘!我所说甚多,谓正经、歌咏、记说、偈他、因缘、撰录、本起、此说、生处、广解、未曾有法及说义。比丘!若有族姓子我所说四句偈知义知法,趣法向法,趣顺梵行。比丘!说多闻比丘无复过是。”接着回答云何比闻比丘明达智慧说:“比丘!若比丘闻此苦,复以慧正见苦如真者,闻苦集、苦灭、苦灭道,复以慧正见苦灭道如真者,比丘!如是多闻比丘明达智慧。”
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知男女躯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借假修真)
云何空心。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云何空性。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云何空法。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意义: 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生活中的四句偈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补一补,东西坏了要修一修,人也会有行为不正、说话不正,乃至念头不正的时候,这时也要修正,这就是修行。人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离不开生活,因此修行也是不离生活,以下举出四点,可以做为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
第一、涵养怒中气
第二、谨防顺口言
第三、当心忙里错
第四、爱惜有时钱
涵养怒中气:对一般人来说,对于忍苦、忍穷、忍饥、忍饿、忍冷、忍热大都还能忍耐,但在做人处世上的委屈、不平、恼怒要去忍恨、忍怒、忍气,就不容易了。尤其一口气你忍得下去,这是很大的修行,也需要很大的力量。能以「养气」代替「怨气」,「和气」代替「意气」,这就是「涵养怒中气」的功夫了。
谨防顺口言:想要修行,修口是一大法门。话,不能随便出口,尤其是顺口语,无论是愤怒的时候,或是高兴的时候,愈是要克制自己。生气愤怒时,容易口出恶言,一句话伤害到人,再也收不回来;过度高兴时,容易忘形,随意的就许下承诺,泄露秘密,甚至说出不该说的话。因此,说话要三思,不可随意顺口而说。
当心忙里错:有时候太匆忙,容易忙里有错。有一位媳妇,半夜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连忙抱起床上的孩子就往娘家跑。走过田梗,慌乱的脚步让她跌了一跤,幸好孩子没有哭泣,抱起来又忙赶路。到了娘家一看,手中竟然抱着一颗冬瓜。她急着返回田里,没有看到孩子,只有一颗枕头。当她哭哭啼啼回到家里时,原来孩子还在家里睡觉呢。愈是忙的时候,愈是要仔细用心;愈是忙的时候,愈是要谨慎小心。
爱惜有时钱:国际知名企业家张姚宏影女士发心建寺办学,利益众生。问她为什么?她说:「现在不做,等到将来我没有钱的时候,会懊悔的啊!」是的,正当有钱的时候不做,等到钱去了再想做时,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推而广之,凡事都应及时,当年壮力强时,应以体力报答人间;当脑力尚佳时,应以智慧贡献人类;当有一片诚心因缘时,应当以心香一瓣,将好因好缘的生命,回馈社会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