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沙画坛城——彩粉之曼陀罗可毁,信众的信仰不灭

沙画坛城——彩粉之曼陀罗可毁,信众的信仰不灭

试想你将面对这样一份工作,它需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稍有不慎,便要前功尽弃,

你是否还会选择?

如果这样一份工作在你尽心竭力完成之后,不能有片刻享乐的时间就要失去,你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么?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僧人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

但是,他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当这个沙制的坛城在完成及法会过后。将会被从外层向内层驱散。

沙子会被装起来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参与仪式的信徒;另一半则洒入附近的河流中,让流水带着祝福流向大海,进而传到全世界。

这就是坛城沙画,在藏语中叫作dul-tson-kyil-khor,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从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制作沙坛城开始,这门精致绝伦的宗教艺术,就历代相承毫无间断。而在十一世纪,由印度北传到西藏,保存至今。

沙画坛城——彩粉之曼陀罗可毁,信众的信仰不灭

我们所苦心经营的一生和这座坛城又什么不同呢。每分每秒,片刻不得歇息。在蝇营狗苟的社会中摸爬滚打不得安宁。终于有所成就时,却拖着积劳成疾的身体垂垂老矣,又未来得及享乐便永久安眠在病榻之上。你是否看到了这些繁华背后的脆弱?

有人说,坛城作品是为了表现生命的短暂易逝,它似乎在告诫我们,生活就是漫长的付出,短暂的收获,和失去的痛苦。

佛教认为世界的本源和起初,本来是空;所有耀眼的瞬间都不过是镜花水月;世间万物最终的归宿,仍是虚空。就如这绚烂多彩的坛城一般,开始于一片空白,结束于一片空白,一切只不过是一掬细沙。

沙画坛城——彩粉之曼陀罗可毁,信众的信仰不灭

那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毁灭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即便不是信徒,依然可以走在“内心坛城”的修行之路上,我们倾尽所有去感受,去学习,去体会。在修行中专注意念,积累能量,强大内心,最终所得到的,是无法夺走的财富,也将在修行中不断被加持和增值。

道理懂了,却未必会过好一生。难得的是早一些观得那繁华背后的脆弱,早一些打破心中的执念和贪嗔痴。早一些看透世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早一些明白生命的过程,始于一无所有,付出,经营,绽放,毁灭,不过一捧沙,终将回归本初。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积极的去面对生活。既然只有这一生,肉体终会毁灭,但精神却能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座坛城的构建者、修行者、旁观者、被加持者,也可以是加持者。这一切都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