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佛教并不是推崇偶像崇拜,而是崇拜理想和教义

佛教并不是推崇偶像崇拜,而是崇拜理想和教义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为了永恒怀念佛陀,便制作了佛陀的形像以慰藉群生的心,让人们看见佛陀的形像便想起佛陀的高尚人格和他完美无瑕的教法,以警策自励,努力修行。佛教经典《般舟三昧经》、《道行般若经》等初期大乘经典中说,造立佛像是为了修习般舟三昧、观佛三昧的方便,通过观想佛陀,与佛合一,这是佛教实证的方法之一。因此,佛菩萨像不仅是单纯的偶像,主要是为佛教徒怀念佛陀,学习佛陀,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圆满人格的修行法门。

肃穆和清晰的佛像,已经被当作是理想美的象征,佛像是亚洲文化最珍贵的共同财产。如果没有佛像,我们到哪里去找肃穆、清晰、散发热力和心灵高度发展的人格呢?佛像只是一个象征,不是人类,佛像代表佛陀。所有的人都能证悟佛道,却很少人能够做到。佛道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佛教并不强制佛教徒在修持佛法时,都要礼拜佛像。有些人在没佛像做为目标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心识和感官。佛教徒如果想亲近庄严、肃穆的佛陀,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佛陀的教义。修持佛法能够接近佛陀,能够感应到佛陀不朽的慈悲与智慧和不可思议的光辉。只是礼拜佛像,而不遵循佛陀的教诲,是无法找到解脱之道的。

佛教并不是推崇偶像崇拜,而是崇拜理想和教义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对自然界没有深入的认识,认为一切灾害都是来自于神灵的惩罚,于是对一切自然物都崇拜,特别是对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以及附有人性精灵并可发挥灵异能力的物体加以崇拜,如圣石崇拜、树木崇拜等等,之后再发展到祖先崇拜。到了文明社会的初期,视偶像为神灵的造型,偶像一旦制成,认为神灵便依附其上,而与神灵同样神圣。宗教发展到高度文明时,所尊崇的对象,则以人类形态为主。佛教就是高度文明的产物,它虽然创造出了许多佛菩萨形像,然其这些造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征,如佛像表觉悟的真理,观音表慈悲的法门,地藏表无尽的悲愿,普贤表对真理的实践等。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很快,自然界的变化有很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佛教寺庙里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与表征的意义。因为佛教一直主张众生能够成佛,关键还是在自己的愿力与修行,所以祖师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有外在的形象都是助你修行取得成就的他力。

佛教并不是推崇偶像崇拜,而是崇拜理想和教义

当我们知道了佛像崇拜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佛像的崇拜虽然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佛教更加强调的是心中有佛,而且只有心中有佛时,才能做到按佛教的思想和教义理论去生活,否则,你仍然是“著相”,如同丢掉了根本,而去追随表相一样。

因此,佛教徒不是在崇拜偶像而是在崇拜理想。佛教徒也因此发现一种鲜明的力量,引导他们去建造自己生命的神龛。他们净化了他们自己的心,一直到把神圣的形像牢固的镶嵌在他们心灵的最深处。佛教徒尊敬伟人,以图像来代表他们,佛教徒想从他们伟大的人格中获得启示,并把他们当作楷模。佛教徒不把佛像当作是木头、金属制造而没有生命的偶像,佛像是代表因缘法和净化身、语、意三行的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