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头僧摇身一变成为佛教禅宗六祖,“菩提本无树”就此千古流传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诸多烦恼,如果放下了对烦恼之事的执着,你就会变得自由,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害你、激怒你。你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佛教经典“菩提本无树”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菩提本无树的故事弘忍大师是从南朝梁武帝的禅宗一祖菩提达摩开始的第五代禅宗法师。为了寻找第六代传人,弘忍大师命众弟子在寺院墙上写偈语。神秀大师兄作为最有竞争力的弟子,非常自信的在墙上写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以为一定能继承祖师衣钵。就在这时从厨房里出来一位带发修行的小伙夫,想着出去看看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可他不识字只得问身边的小和尚,小和尚把大师兄写的诗您给他听。他听后直摇头,喃喃自语道:“大师兄未得真髓啊”。之后他便让小和尚在墙上帮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见此诗,自觉找到了可传授衣钵之人,便询问这首诗是谁所作悟性如此之高,一问才知是带发修行的小伙夫。于是叫小伙夫半夜来见,并将大师袈裟亲自传授给他,希望他不负所托继续将佛法文化发扬光大,并命他连夜逃走,当晚弘忍大师圆寂。
这个小伙夫就是后来的六祖惠能大师,弘忍大师之所以让其连夜逃跑是因为了解大师兄神秀的心性,如果让他知道了衣钵传给了惠能,必定会派人追杀,然而事实是神秀果真对惠能展开追杀。后来惠能大师逃到了南方继承了佛教的大统,“南宗”自此发扬光大。
剔烦恼,断执著神秀和惠能都作出了关于菩提树的偈语,为何惠能可以继任正统衣钵,而神秀却没有?
从神秀的诗来看,他把身体比作菩提,把心比作明镜,尘埃比作尘世间烦恼,意思是要我们仔细观察内心是否有烦恼,如果有烦恼则要剔除。剔除烦恼也是佛家的修为之一,神秀说的无可厚非。
从惠能的诗来看,显然比神秀高出一层,他说菩提不是树,明镜也没有台。什么都没有的话,那里会沾染那些世俗烦恼呢?意思是说佛法一切皆空,能领悟到这一层面显然不易。佛教始祖释迦摩尼在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其重点在于觉悟;《资持记》中记载的“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的“明镜”是用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
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虚幻不实的法,但是人们由于人我执与法我执,从而认为自己与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于是认为烦恼也是真实存在的,好像不断烦恼就没有清净一样。
佛教的成就者,他们就知道一切法包括烦恼都是虚幻不实的,既然一切法是虚幻的,那么还要执著它们干嘛呢?一切法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真的,就是因为我们执著的结果。如果不执著,你就会知道烦恼也是虚幻不实的,怎么能障碍我们本来就是清净的心呢?所以惠能才会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佛教修行并不只是要断烦恼,还要断执著。因为烦恼是执著的产物。
佛法无处不在,又四大皆空坐可以念佛,立可以念佛,行可以念佛,走也可以念佛;吃可以念佛,喝可以念佛,卧可以念佛,睡也可以念佛。
南朝梁武帝有一次请志公禅师看戏,结束后问禅师看的怎么样,那段戏看演得好。禅师说:“皇上啊,我不瞒你说,我们修行之人,一日不念佛,真正是如丧考妣呀,哪有闲心去看戏,你在看戏,我在念佛。”梁武帝听后顿觉修行之人的伟大之处,不仅增强了自己的道心,而且对志公禅师更是供养有佳。
真正一心向佛心无杂念之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种情景之下,都会把佛家的教导铭记于心、不肯为忘怀。
就像不是为了受戒而受戒,而是因为心中有佛才甘愿受戒,这中间自然存在前后因果的关系。但也并不是说心中有佛就可以不吃斋不诵佛经了,反而正是因为佛法无处不在才会严格遵守佛家的戒律清规,每时每刻不肯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