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病与佛法结缘,却不知道这“药”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丰厚的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带来物质层面的便利与享受,但尽管时代再进步、科技再发达却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几大根本问题。无论是谁都要面临老、病、死的人生大事,佛法的义理对当代人的问题,如身心疾病乃至对死亡的恐惧等问题,都能提出合理的解答与解决方法。
人吃五谷杂粮维生,色身难免会生病,毕竟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成,所以疾病在所难免。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无人能免。因此关于如何治疗疾病,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要懂得预防,与疾病拉开距离,万一生病了,也要能“与病为友”。
面对疾病的最好方式是理解你的身心如果因生病而心生排斥、恐惧、忧愁,种种负面、焦虑心理的动念,那样只会加重身心的负担。
面对疾病的最好方式,是理解你的身心。你的身心,真的需要你自己去体谅!如果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深入的体悟,进而通过修行、修心能对生死之事不执著、无挂怀,日后定能坦然面对疾病与死亡。
大多数人,因病与佛法结缘有的人因为生活遭逢困难、挫折,想要找个依靠,因此信仰佛教。有的人在极度失意、悲伤、沮丧时,因为一句佛法,心头曙光乍现,从此虔心向道。而大多数人则是因疾病的痛苦,而感受人世的无常,因此契入佛法。
所以,色身有病并非绝对不好,病也是入道的因缘。有病后,才知道要发道心,发菩提心。正因为我们自己有病痛,才能由己及人想到他人同样也有此病痛,从而发起了帮助他人的那颗心。
贪嗔痴是一切病苦的根源。因为我们每天、每日、每时都在造作无量的贪嗔痴的业,所以我们的身体里面已有了无数贪嗔痴的毒。如果遇到了严寒、燥热、病菌、利器等因缘,我们就会感得相应的病痛。
俗话说“身病好治,心病难医”现代人常感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如果我们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舒缓,一旦时间久了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病。当今社会,抑郁症已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
那么佛教如何治疗心病呢?俗话说的好,“心病还须心药医”。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上的贪嗔痴三毒,相信我们定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情绪,从而远离更多的心理疾病。
控制情绪的几种有效方法
控制情绪,一是靠自己,自控力增强,尽量让自己与自己和解。二为借外力,借由佛菩萨的加持、同行的力量等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
如果你要发脾气,请你念佛菩萨名号,一次又一次地念,靠佛菩萨的加持之力,与一心念佛的沉静之气,时间久了自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再能深入佛理的学习,明白其中的因果原由,脾气自然是会越来越好,性子也会越来越柔顺。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控制情绪,还有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即是多读书。读书教人明理,明理后自然对他人更加尊重,自然与外在环境能够和平共处。还有抄经、禅坐、绘画、梵呗,乃至自我反省、知惭知愧、懂得苦恼、自他相换等方式,都是能磨练性子,让自己心性更加柔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