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六兽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寺院的屋脊上?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安放的兽件,为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脊兽一般是瓦制, 是为了保护建筑结构的木栓铁钉以防受到漏雨和生锈的侵蚀,同时连接固定屋脊。最初,屋脊上最末一块瓦是被瓦钉固定住的。后来,为了美观,被制作成各类动物形象,兽件们也有了各自的“使命”。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总之都有一种寄托和象征。
再后来,脊兽有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脊兽多为一、三、五、七、九等单数。数目越多,级别越高。
《大清会典》上说这些小兽的排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换。故宫太和殿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高规格。
骑凤仙人,又称仙人骑凤,造型是一位仙人骑坐在凤上。《旧唐书·礼仪志二》中记载“证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灾,延烧明堂,至曙,二堂并尽。武则天寻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二十四尺,上施宝凤”。这时起,凤凰便开始作为宫殿上的饰物。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秦汉后,凤凰又代表皇后,而这太和殿檐上的凤与皇后无关,它用以比喻贤人,取自“凤凰于飞”,寄寓天子圣明,多吉士跟从,“仙人”就是这样的吉士。
龙,是海中之王,震慑火灾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后作为帝王的象征,作为万兽之首,天子的化身,檐头上第一个走兽非龙莫属了。
凤,传说中百鸟之王,后经演变,作为龙的伴侣,与龙一起寓意“龙凤呈祥”,在龙出现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凤的身影。
狮,百兽之王,因其威武英勇,用以镇守宫殿,常常放置在大门两侧做守门瑞兽,驱魔辟邪。
天马,天马有翼,与龙为友,能腾云驾雾,又能出没水中,有说寓意吉祥和畅通无阻,有说象征帝王恩泽天下。
海马,海中的飞马,能入海渊,寓意天子圣明,皇家恩德能入地通海。
狻猊(suān ní),“即狮子也,出西域”,形与狮子相同,传说比狮子更凶猛,能食虎豹,喜烟好望,常装饰于香炉足上。
狎鱼(xiá yú),海中异兽,遍身鳞甲,长着鱼尾巴,能兴云作雨。
獬豸(xiè zhì),能辨忠奸的神兽,形象为羊,郭璞曾述“獬豸,似鹿而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伦,则咋不正者”,其象征意义是君臣都能秉公执正。
斗牛,长着鳞甲、牛头龙身的水怪,可兴云雨,除灾祸。
行什(xíng shí),面孔似猴,形又似人,背部生双翅,手持金刚宝杵,因排行第十,被称为“行什”,具体名字还需考究。行什很像传说中掌管雷电的雷震子,宝杵向来有降魔之意,似乎寓意着主持公道、驱除邪魔。这全世界唯一的行什,立于这大殿的檐头数百年,依然带着神秘的色彩。
骑凤仙人和十只小兽,或与云雨有关,寓意驱除火灾;或生双翅,寓意通天入地;或威武凶猛,寓意守正辟邪,每一只都肩负着不同的职责。除去这些吉祥寓意外,它们也守护着庙宇的安全
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不仅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更是融合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倾注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为庙宇增光添彩,画龙点睛,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