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从一句佛经看出佛教修心的根本

常听人说“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这句话很有道理,不过与原文有些出入。

原文出自《坛经》: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这句佛教偈语是很高妙的,但是我们从原文意思来看,是指导修佛者开悟的途径。《坛经》是佛教在中国留存并发扬光大的支流“禅宗”的宝典。

从一句佛经看出佛教修心的根本

随着经文的流传,国人在世俗影响下对原句进行了修改,将顽冥不灵的执着偏修者“愚人”换成了普罗大众的“凡人”,让这句佛教用语超出了佛教本身的范畴,成为社会俗语,为更多人所熟悉。

佛教脱离人世间痛苦的方法就是跳出轮回,手段是修,结果是悟,化身是佛。而原始佛教中,佛其实就是开悟的智者——一个想通了的人而已。通过自身的哲学思考,想清楚了世间万物皆空,从而得证大道,成为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明的是自己的心,见的是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的佛性。

从一句佛经看出佛教修心的根本

所以道教信徒求登仙界,而佛教中人追求的就是成佛。这个佛在后来世俗眼中被神化,成为无所不能,和神仙差不多的人物。那么我们是该追求心灵开悟,还是追求成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佛陀?很明显,第一种追求才是原始佛教的本思所在。

佛教修为,特别是源自原始佛教的禅宗,讲究的就是修心,擦干净心灵上的尘埃,看见我们原本所具有的佛性。“圣人”——真正的修为者看重的就是“明心见性”,而那些为成佛的信众还执着于各种仪式、各种规则、各种身份,在禅宗大德眼里看起来,这些人不过就是“愚人”。

从一句佛经看出佛教修心的根本

而将“愚人”改成世俗化的“凡人”之后,一个就是扩大了受众面,咱们谁不是凡人呢?这句话放到社会准则中来,听起来就有了些世俗逐利的味道。

在俗人眼中,利益是追求的目标,而带着这种想法去学佛,其目的也很明确——我就是要成佛跳出六道轮回之苦——这也是佛教迅速吸纳信众的一种说辞。而在修为高深的佛教大家眼中,这种带目的的修行其实和世间所有为了利益而进行交换的庸众所为是一样的,不过是通过虔诚膜拜和各种功课来换取自己的解脱,并不是真正意义精神上的开悟,甚至可能会因为欲望过于强烈而走火入魔。

从一句佛经看出佛教修心的根本

梁武帝萧衍出资盖了很多寺院,将佛教奉为国教,得意洋洋地去求问高僧:“我有多少功德?”高僧说:“一点功德也没有。”

为什么萧衍做了那么多善事,却没有功德?因为他做善事是为了求功德,而不是发心求善。也因此和禅宗祖师达摩不欢而散,达摩一苇渡江,传法中原。

行善与作恶,就在于一念之间。你的发心不同,决定了你的行为,决定了是否有佛教中的功德。“种福田,得福报”,但是你如果是为了得福报而去种福田,那就错了。

这种行为的人就只是愚人,而无法成为真正的修行者——圣人。做善事、行善举,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不要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这样将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