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角度告诉你2个调整情绪、追求幸福的小妙招
每个人都希求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内在的情绪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了解的事情。而我们的心态如果没有调整好,不要说获得幸福,连基本的生存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心态没有调整好,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的人都遇到了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很多诸如无聊、浮躁、孤独等情绪,乃至抑郁症等各种不正常的心态。今天小编就教大家两种佛教中调整情绪的方法
用慈悲观来放大自己的心量首先,我们任何一个人的心态,如果特别痛苦,或者生嗔恨心,也就是愤怒的心——实际上这种心态很多都是心胸狭窄导致的。我们大乘佛教当中有一种叫做慈悲观,慈悲观也就是一种包容,可以说是放大自己心量的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面前,我们个人遇到的,不管是大的痛苦,还是小的痛苦,实际上都非常渺小。可以说慈悲观是能解决许许多多世间情绪问题的最好的一个妙药。
没有修这种慈悲观的时候,可能你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你看不惯,甚至觉得很讨厌,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慈悲心,你不但不讨厌它,而且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悲悯心,想帮助他。
按照佛教的历史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他想要关注世界上众多的苦难众生,所以化一千个眼睛;要帮助众多的苦难众生,实际行动当中真的亲手去做,所以化一千个手。所以我们每个人发这样的愿,并且实际当中去做的话,这个世界应该是非常快乐的。
用智慧观察自心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自己的心,当你观察自己心的时候,会发现不管是极度地贪婪还是极度地嗔恨,其实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心态。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花,第一个念头觉得很好;然后再不断地产生欲望,想把美丽的花朵占为己有,或者会把它当作就是自己的。这个时候,你跟原来对这个事物的正面的理解有一些反差,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智慧观察而导致的。
同样的,产生嗔恨时也一样,比如一个敌人,刚开始我们对他产生的念头是中立的,然后我觉得他很坏,他所有的功德就会被削弱;最后呢,就甚至想要消灭他。这种念头其实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贪、观察嗔,很多不合理的情绪全部会被清除,这是一种我们佛教当中说的世俗谛的智慧。
再进一步地细化,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观察未来、过去、现在我的这种嗔恨心和贪心,这种心态好像只是暂时的出现、如梦如幻地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原来被一些痛苦烦恼折磨,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第二种观察方法就是,将自己的心态轻轻松、放平和。实际上我们的心态自然放松的时候,原来的各种痛苦烦恼,就全部慢慢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中。当我们的心乌云密布时,当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此时会发现,原来它是晴空万里。
家庭的很多不幸福,不是因为物质和某种客观事物而发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我们的心比较烦躁造成的。所以人心清静者,家庭应该很快乐。如果家庭都是很和睦——我们的家庭实际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许多细胞非常健康,那么这个社会整体就会和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