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自律才能自由”:原来佛教僧人才是自律的先驱者

自佛法传入中国已逾千年,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交流、文学创作以及处世态度,都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佛法,从来不是消极避世的混世主义,是“常行精进”的生活态度和严格自律的自由顺遂。

博大精深、智慧若海、悲悯众生的佛法,无疑给每一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启发,尤其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佛法一直以平和、友善的正能量来对待自己和关爱他人,这不仅能够避免生活中的许多矛盾,还能化解内心的种种烦恼。

“自律才能自由”:原来佛教僧人才是自律的先驱者

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身确实是不易的,是故佛法说“有漏皆苦”,儒家亚圣孟子曾劝诫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苦并不是坏事,而是催使我们勇猛精进的逆增上缘。

“自律才能自由”:原来佛教僧人才是自律的先驱者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哪些不是苦楚呢?但精进的生活态度,就是要面向生活本身,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说的一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只因苦对于自身是历练,而不忍众生苦,则是慈悲。

佛法是让我们勇猛精进,自利利他,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如地狱”,以大精进心、大丈夫行来面对生活。观世音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示现威仪男相号称“勇猛丈夫观自在”,即此之谓也。

“自律才能自由”:原来佛教僧人才是自律的先驱者

精进(梵语viriya),纵然一个人天赋异禀,可是如果没有直视生活苦恼的胆量,没有强大的自律精神,到头来也将会是竹篮打水。学佛在古德看来,是不折不扣的大丈夫事,对佛法颇有体证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提出过“向死而生”的大丈夫语,有道是:“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佛法所安立的精进的生活态度,恰恰是为了积极进取。而学佛,就是为了更大的社会责任才发心修行的,作为精进修行的表法,最为直观的,就是僧人,他们必须要遵守戒律,每日作息和功课也不能丝毫懈怠,在修行时光里,早晚课诵、严持戒律都是基础,修有所成,弘法利生更是他们的本分。

“自律才能自由”:原来佛教僧人才是自律的先驱者

僧人的精进与自律,应该得到由衷的恭敬和仿效,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在家居士也要如法去践行。如《无量寿经》所说:“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佛法所说的精进,既有锲而不舍的坚毅,也有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豁达,如能够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随顺于世间,将个人融摄于大众,便是佛法中证获的智慧正见。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愿大家都能在佛法中获得自利利他的无上法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