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成为法器,佛经中早有开示
我们在阅读佛法的典籍时,常常会遇到“法器”一词。那什么是法器呢?法器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指的是指寺院举行法会之际所使用之器具,也就是佛事器具的简称,另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法器——能修习大乘佛法的众生。
成为法器需要什么条件呢?那么要成为修行大乘佛法的法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大般若经》中曾这样说道:
“若具正信根性纯熟堪为法器,于过去佛曾种善根,心无谄曲威仪齐整,不求名利亲近善友,利根聪明说文知义,为法精进不违圣旨,此等有情堪闻诸佛菩萨说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
经中说,只有具足正信,根性纯熟者,才堪为法器,也就是盛装无上佛法的容器,这样的人在过去诸佛之前曾经种下善根,心中没有丝毫的谄曲,而且具足威仪,不求名利,常常亲近善知识,不但聪明而且根性极利,听闻佛法便知其中深意,为了追求佛法精进不止,而且言行都契合佛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为法器,才能听闻佛菩萨说法而不起疑谤之心。
在求那跋陀罗三藏所翻译《大方广宝箧经》中曾经这样说道:
“若到学法、无学法界为所缚者,舍一切众生焦然结缚,心生疲倦怖畏三界,乃至一念不乐住结,是等名为非佛法器。大德须菩提!若有能尽未来际劫,发大庄严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为三垢之所染污,于生死中起园观想,欲乐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这就对佛法器的界定做了更高的要求。
经中说,如果到学法、无学法界为之所缚,舍离一切众生而焦然结缚,心中生起疲倦之心,而怖畏三界之苦,乃至有一念生起不乐于住结度化众生,这样的人,不能被称为佛法器。
只有那些能够尽未来际一切劫中,能够发起大庄严愿,对三界不生怖畏之心,行三界之行却不被贪嗔痴三垢所染污,在生死轮回之中就像游览花园一样轻松惬意,对诸有欲乐不排斥但是也不集有行,如同百花丛中翩然而过,不但片叶不沾身,连花香都不沾染半分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佛法器。
深奥的佛法为何要对法器宣说?《大般若经》中还说:
“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不为非器诸有情说,不为外道恶见者说,不为懈慢不信者说,不为求法贸易者说,不为贪爱名利者说,不为嫉妒秘吝者说,不为生盲聋哑者说。”
那甚深的佛法奥义为何要对法器宣说而不是见人就说呢?
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悭吝不秘深法,于有情类非无慈悲,亦不弃舍诸有情类……但障重者虽近如来而不见闻。”
意思是:虽然菩萨不舍大悲弘扬佛法,心中毫无吝惜甚深法义,并不会把秘法珍藏不说,但是那些业障深重者,就算你努力为之说法,他也丝毫不见不闻不听不取。
总而言之,甚深佛法奥义不是想听就能听,也不是听了就能得到受用的,还需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法器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否则,再精深的佛法听来就像东风过马耳一样,倏忽就过去了,那听再多的佛法,又怎能得到丝毫的受用呢?
以上,愿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