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教科书里鲁迅的文章正在减少?其中的缘由你了解吗?有无道理
文/北旧
为何教科书里鲁迅的文章正在减少?其中的缘由你了解吗?有无道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每一个阶段学的东西都有差别,是递进的。
但是对于语文来说,递进似乎没有很明显,有些东西是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的,就比如说鲁迅先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从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然后到中学、大学以及更高学历的阶段,都在学他的文章。但是在大多数的学生眼里,他们最怕的就是文言文、写作文,还有一个就是周树人。不是说怕他这个人,而是怕学习他的一些文章。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学习他的文章,但是却一直都怕学他的文章?
因为他本来就是处于一个黑暗、动荡的社会,虽然他写了许多的文章,包括了小说、散文、散文诗等方面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且将作品里面的灵魂掩藏的非常深。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一般来说,学生一直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怀抱、老师的课堂,对于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涉足太多,所以对于他文章里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学生都是理解不了的,所以学习起来就特别艰辛。
而对于那些出身了社会的人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不学,也能明白。
而相较于那些中小学的孩子,现在的高学位的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却是非常喜欢阅读、研究的,他们差不多已经成熟了,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也已经见过甚至经历过,所以对这些文章里面的深刻内涵是能够体会的。
因此,现在的中小学的教材有了一些改编,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删减了许多,原因就是这些作品的评判性太强。一般年纪较小的孩子是读不懂的,只有那些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才能读懂。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与那个时代已经大有不同了,应该宣扬一些符合现在社会的思想和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宣扬的思想在如今已经有些偏离现实和过旧了,中小学的孩子需要学习更多的符合现代社会的东西,而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在他们更大一点的时候,有了一些人生经历之后,再来学习,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而小编觉得,不管现在的课本里到底删减了多少鲁迅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被尘封,只是将适合学习他文章的人的年龄划高了一些罢了。而这样改编其实并无道理,是有现实依据的。
小编也是这么过来的,从小就学习他的文章,但是一般都只能理解他文字表面的意思。几乎无法体会到他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就算是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也还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的。
每当考试的时候,大家其实也并没有读懂文章的内涵,而是根据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老师对鲁迅先生文章的描述,然后结合一下我们平常作业或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就大概知道这位先生的文章一般是什么类型,一般会表达什么情感,于是就这样将答案写上去。这不是自己理解出来的,而是日常练习的“经验”所得出来的。
所以现在的书籍编导的学者应该也有体会过这种感受,再根据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变化,才讨论决定改编一下书籍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到适合现在时代的文化知识,等他们长大后再学习更深刻的东西,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但不管文章出现在孩子的面前早与晚,是精髓,总会一直闪耀着光芒,鲁迅先生的文章不管在什么时候,他所表达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被否定,因为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现实社会里面所存在的,而且是永远都存在的,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