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官,比皇帝权力还大,不是太上皇,200年来只此二人任职
清朝最大的官,比皇帝权力还大,不是太上皇,200年来只此二人任职
文/绾九
封建主义时期,皇帝作为国家的主人拥有最大的权力,最高的地位。在清朝的时候,皇权维持了276年,在这276年里,皇权不可侵犯。但是却有两个官职可以管理政务,比皇帝的权力还要大,是什么官衔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提起官衔,大家可能会想到军机处中的军机大臣,这个职位权力可并不在皇帝之上,他们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中军事政治上的大事,位皇帝分忧。
而我们要说的这个官衔比军机处设立的还要早,而且没有单独的机构,就是摄政王。
很多人在小说或影视剧中听到过这个词,听起来就是权力很大。
大清历史上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是在清朝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多尔衮,拥立幼帝,帮助皇上管理政务,稳定天下局势。
第二位是溥仪的父亲,载沣。不过第二位摄政王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在他手中,大清结束了帝制。
由此可见,摄政王这个官衔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存在,只有皇帝年幼无知无法管理天下的时候,这个官职就发挥了作用。
第一位多尔衮,他自身十分优秀,他武功高强,能力卓越,在清朝少有人能与之比肩。17岁时就被封为正白旗的旗主。
在这样绝对的优势下,兄长去世后,他并没有紧紧盯着皇位上演夺嫡戏码,而是拥立兄长的幼子做皇帝,辅佐他治理天下,也就是后来的顺治。
对于他的做法,很多人认为多尔衮是爱红颜不爱江山。但事实是怎样的,后人无法评断。但无论如何,多尔衮对于大清朝的基业奠定,功不可没。
两年多年后,又出现了第二位摄政王,载沣。慈禧和光绪去世后,他的儿子溥仪登上了皇位,载沣也就成了摄政王。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清朝,早已不是两百多年前兴盛昌隆的样子,腐败的只剩了一副空壳子。最终清朝断送在载沣的手里。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沣虽然无法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结局,但好歹是个铁骨铮铮的皇室后代。他看透时局,整日待在王府,并不参与外界的纷乱,多次无视日本的劝降建议。但是他的儿子溥仪却依附了日本,被他们操纵。
载沣不仅没有保住大清,也没有管住自己的儿子。
这权力高于皇帝的官职,多尔衮是自己能力得来的,载沣是被动承担的。
也因此,前者是为成就大清朝千秋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者接了烂摊子,被迫的替别人管理政务。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况,使他们留下了完全不同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