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文/霜序

郑成功的名字相比对大家而言都是如雷贯耳的,然而他身边却还有另一位名将,不但与他不和睦,甚至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后快,更是在之后为了报复郑成功投靠了清朝。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此人的名字叫做施琅,当年可以说是郑成功身边的一员猛将。在最开始,施琅此人在清军试图攻打厦门时率领仅仅数十人分离而战,这在当时看来可以说是十分骁勇善战了。他和郑成功也都是明朝的猛将。

但是话虽如此,在厦门一役之后,郑成功虽然也按军功赏赐了,心里却对战后施琅跋扈傲慢的态度颇有微词,大家都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施琅可以率领数十人杀出一条血路,可见本身也是天纵之才,但有这样才华的人同时又有那般傲慢的性情,这可就不是让人呢开心的事情了。现在他尚且依附自己,但要是等以后慢慢爬了上来,可还能供自己差遣吗?

郑成功怀着这样的怀疑,对施琅已经有了芥蒂。有了这层芥蒂,施琅无论说什么,在郑成功眼里似乎就有了点不同的意味。正因为如此,郑成功又一怒之下在施琅反对自己意见时卸下他的兵权。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那时候施琅尚未和郑成功决裂,虽然心里憋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说的明明是正确的,郑成功还要责罚自己。但不明不白之下,他却还是想着先重新向郑成功表忠心,又只身一人在厦门抗击外敌,指望郑成功能让自己官复原职。

但是这样的希望也在郑成功回到厦门之后落空了。施琅甚至曾经以出家威胁,郑成功还是不为所动,甚至纵容他的旧部曾德挑衅施琅,大摇大摆的十分让人气愤。施琅一怒之下想要将他军法处置,并且完全不听其他人的劝。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虽说错在曾德,但是他毕竟是郑家的旧部,郑成功本来就对施琅有心结,这么一出之后直接就断定他有造反之心。之后甚至将他和他的父亲弟弟都抓了起来。施琅在当地毕竟浴血奋战过,还是有很多亲信的,也是有这些人的帮助,她才得以出逃,到了清朝的地界。

但是他逃了出来,不代表他的家人也能逃出来。刚刚在清朝管辖区安顿下来的施琅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听说自己亲人都被郑成功杀害了的消息。他悲愤之下将郑成功视为自己最大的仇人,干脆转身投靠朝廷。

有因必有果,郑成功的猜忌逼走了施琅,就促成了日后自己的儿子被施琅带兵破城,被迫投降的结果。施琅收复了台湾,促成了国家统一,但他的眼光并不止于此,甚至上书康熙皇帝希望借着台湾来攻打日本。康熙说:不!

明朝一猛将,为清反明,收复台湾,上书要拿下日本,康熙为何说不

只是当时康熙皇帝有自己的考虑,那时候日本还是我们的藩属国,两国交好,没有无缘无故攻打对方的道理。加上当时边疆还有其他民族在骚扰,如果顾此失彼,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也就是这个原因,他驳回了施琅的请求。但是如果现在看来,当时就攻占了日本,兴许也没有之后那八年的血泪史了。只能说世事难料,不免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