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加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期间古老的先辈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数宝贵的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文物。

可惜的是,虽然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可是真正流传到现在的文物并不是很多,而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文物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更替,而这些朝代的文化却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有些文物在这些朝代更迭中陨落。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在时间的更迭中,很多文物并没有得到妥善而有效的保护,致使留存下来的文物更是减少了一大部分。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件文物,是一位老伯在上山采药是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的,而在发现之后,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直接将这件宝物给国家。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上交国家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件文物,具有非常大的历史研究价值,甚至这件文物可以不折不扣的被称作国宝,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说起这件文物还要追溯到1982年5月,那时在河南登封的老伯屈西怀正在山上采药,在挖药的时候,无意间挖出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用水冲洗之后,这件东西瞬间变得闪亮,而这件东西的表面更是写有奇怪的文字,于是屈老伯便拿回村里,向那些有文化的老人请教,

可那些老人也是无法解读上面的文字的内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件物品一定是一件历史文物。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屈老伯捡到一块带有奇怪文字的金属薄块的事情,也在村民之间逐渐传播开来,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件文物的样子。

不久之后,有两个山东来的商人,说要收这件金属薄片,张口就出价十万元,而这瞬间就引起了屈老伯的警觉。

要知道,在屈老伯生活的村庄,一万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款,更何况这两位商人张口就出价十万元。

所以很多村民心想,屈老伯一定会将这件金属薄片卖给这两位商人,因为这个价格来说对于他们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可是屈老伯当时就觉得,这件物件并没有那么简单,不然这两位商人绝对不可能会出价这么高,所以屈老伯果断拒绝了他们的出价。

在一番考虑之后,屈老伯决定要将这件金属薄片上交给国家,因为在他看来,这件物品虽然是他发现的,但无论如何他都属于国家。

上交国家之后,虽然国家没有给他金钱奖励,却给了他一面锦旗,与此同时他还当选了村里的先进个人。

1982年,河南一老伯挖到金属薄片,后此物成了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

之后,在有关专家的鉴定之下发现,这件物品非常的不简单,他是由纯度非常高的黄金制作而成,正面刻有双钩楷书3行63字的铭文。

不仅如此,在其上面还刻有“武曌”的字样,而这证书说的是武则天,这也说明瞾字是武则天造出来的。

这件物品也被河南博物馆当做镇馆之宝,不对外免费观看的,只有买票才可以一睹其真容。

这件物品价值非常之珍贵,但是也不能忽略当初捡到并将其上交给国家的屈老伯,因为没有他当时在诱惑面前的大义凛然,这件物品现在还不到沦落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