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端午将至不妨一看
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端午将至不妨一看
端午节如约而至,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称呼最多,比如: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粽子节。因为祖先们把五月的前几天以“端”命名,故也被称为“端五”。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个与端午节相关的俗语。
1.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端午节水”是指端午节前后这段时间会频繁下雨,降雨量会明显增多,导致河里水位上涨,且水势较凶险。为什么端午节与水有关呢?
众所周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是两大必不可少的习俗。如果河势凶险,必将会影响龙舟比赛,对人们造成未知的伤害。
除此之外,端午节这段时间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好的阶段。花生、水稻、西瓜之类的农作物倘若经受长时间雨水的浸泡,大部分都会被淹死,农作物的收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毕竟农民的收成决定于天气,农作物遭到破坏,他们的心血也就毁于一旦,所以人们十分担心“端午节水”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纪念自己的祖先。据说祖先们的灵魂会回来这个世界,而人们便称祖先们的灵魂为“鬼”。中元节时,人们会烧很多纸钱给祖先,还会专门用鸭血来祭奠祖先。相信鬼神存在论的很多朋友都会怕鬼吧,但是为什么不怕七月半的鬼呢?因为七月半祭奠的“鬼”毕竟是我们的祖先,家人之间不会存在恐惧感,也不会互相伤害。
相比“端午节水”可能对人们造成的伤害而言,鬼其实也并不恐怖,更加惧怕的是无法预料的天灾,这也体现出人民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变化。
2、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处于初夏期间,梅雨天气盛行,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多端,阴雨天气、寒冷天气还会随时入侵,而且早晚的温度偏冷,整体而言温差较大。切记不能因为天气晴朗、温度炎热就将大衣毛衣等御寒厚衣服收藏起来。应当随时注意保暖,不可天气炎热时便穿得单薄,毕竟天气阴晴不定。
端午节过后,短时期内也会有冷空气南下,天气也还会降温。但是这时的冷空气也是暂时的,不久之后又将会成为闷热潮湿的天气。“冻三冻”指的就是在盛夏来临的前一段时间,冷空气还会入侵几次,需要等梅雨天气结束后才是进入盛夏期,所以在梅雨期间应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端午节与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相邻,接近芒种时炎热的天气慢慢稳定,故应当吃了端午粽之后,寒衣才可以“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