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之前,小编已经写过几篇关于饭桌礼仪的文章,今天再来给大家讲讲关于饭桌文化上和数字有关的宴席文化。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忌讳或者说顾忌,都和中国的“谐音”有关。中国的谐音文化也是非常有意思,很多时候,因为谐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当然,也可能会带来灾难。而且,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很多俗语都有谐音文化蕴含其中,研究中国的俗语,也许就能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在农村,就有这么一句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想来,大家已经从字面上初步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喜不送伞,因为伞(san)的谐音是“散”;而寿不送烟(yan)也就是“咽”;又再说这丧不后补,虽然于谐音没什么关系,但是也体现了中国一些礼仪非常人性非常暖心的地方,丧事时间一旦错过,那就不要再补办了,补办的话,也只是白白又惹人伤心。

言归正传,今天小编举上面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中国俗语中的一些谐音非常有趣,也非常有研究价值。最典型的,莫过于老祖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寿席食九,婚宴食八,丧饭食七”。在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数字,似乎都藏着一些引发我们好奇心的秘密或者说含义。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首先,我们会产生疑惑:寿席为什么食九?婚宴为什么食八?丧饭为什么食七?不这么照做行不行。

答案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精准地照做了,但是很多老一辈的人却一直坚持着我们的传统礼仪、传统文化。而且,深入了解一下这些习俗的原因,好好理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会明白,至少这些礼仪是有一定道理的。

先说说“寿席食九”吧,有句话说“百善孝为先”,所以,给老父老母做寿摆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了五十岁,按理说,应该每年给老人祝寿。当然,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大家可能已经把摆寿席的年岁往后也推了一下,这不影响。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祝寿摆寿席,除了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再吃寿酒等,还有一些摆宴席的礼仪一定要注意,比如一定要摆九大簋,即九道菜,“九”就是“久”,也就是祝老年人能够“长长久久”,每席菜肴有九品,谓之“寿酌”

而婚宴不同,婚宴乃是一对新人喜庆的日子,一定要注意,处处得有“双”。想想看,新人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祝福,那肯定是两个人举案齐眉,成双成对。而菜肴的数目为双数,也是成双成对,八道冷菜、八道热菜,寓意为“八八大发席”,还有八菜一汤,十菜一汤……这些都是取双,就是上一咸、一甜的两的,也是在讨“好事成双”这个吉利。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而丧事,本身就是非常伤感的,办丧事的时候,也最是需要四周的邻居帮衬一下。民间有“会客”一说,就是丧事需要街坊四邻、帮工、亲戚,一起帮忙摆席。而宴席上一般都是摆七个凉菜,我们知道这个数字谐音是“凄”,而且也有“头七”、“七日回魂”的说法。虽然这些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古人的心我们是能理解的。

俗语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总的来说,说谐音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主要是在说中国俗语中的一些传统文化,捡在理的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