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是我国最具民间魅力和智慧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由百姓口耳相传,许多俗语虽然话语简单甚至粗糙,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发人深省,甚至引人深思的。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句俗语,看看它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味。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句俗语: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这句话乍一看有些深奥,其实个中道理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如此,它之后还有一句更为精髓,更适用于我们生活的话。接下来小编就将逐句分析它们,为大家讲解它们的道理。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酒不护贤”,说的是再有德才的人,如果过度饮酒,也会变得不再贤能。酒可谓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所钟爱之物。李白爱酒人尽皆知,陶渊明也嗜酒如命。甚至曾经有关于某位著名诗人的轶闻,说他只有在酩酊大醉之时才能挥毫泼墨,写下千古名篇。

然而哪怕是这些古人,也有因为酒出乱子的。就拿大诗人李太白来说,他的死因里就有一个传闻:说他是因为在扁舟上喝的酩酊大醉,要去捞湖底之月时不慎落水的。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虽然这个说法我们都留有疑问,但是酒的坏处也可见一斑。适量饮酒是陶冶情操的事,可以让人“酒酣胸胆”。然而过量饮酒却是万恶之源,一旦依赖酒精,人不但会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同时下降,更会让人冲动无度,做出许多不理智的事情。因此,虽然饮酒是雅兴,但过量是实在不好的。

“色不护病”,指的是如果一味纵情声色,就会意志消沉,百病缠身。色是刮骨钢刀,这话并非全无道理。古时候的帝王将相大多三妻四妾,其中但凡纵情声色不加节制的,最后都会落下一身的毛病。轻则气血两亏,重则大病加身。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不仅在我国,国外也有许多伟大的人毁在色字上头。不说别的,单说一位人尽皆知的画家——梵高。他晚年的精神病和纵情声色留下的梅毒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代天才最后吞枪自杀不说,还做出割下耳朵的极端行径,实在令人唏嘘。

不只是古代,也不止是名人,哪怕是我们芸芸众生,为了维护家庭和自身的和谐,都要严以律己,不要被色字迷了心窍才好。如若不然,最后一定会有更加惨痛的惩罚在等着我们。

这句俗语的最后一句,也就是小编开头说的,更有深意的一句则是:财不护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说一个人的财富多了,各种麻烦也会接踵而来,哪怕是亲属之间也会因此产生很大的矛盾。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虽然有句老话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然而在当今社会,更多的人却是把钱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为了争夺遗产产生的闹剧,还是为了获取利益陷害甚至残害虐待自己的亲人,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说别的,那些为了利益而欺骗自己亲朋加入传销组织的事情,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

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值得谴责的,但是不能回避的是这样的现象也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嫌贫爱富,还是为了钱财做出对亲人不利的事情,都是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现象,更加普遍,几乎每个人都会面对,也几乎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的现象。

古人讲:“酒不护贤,色不护病”,下句更为精髓,但惜十人九不知

正是因为这样,这一句才会被称作这句俗语的精髓。在小编看来,有错的是积累财富积累多了吗?不是,我们在这句俗语里学到的是,要控制住自己对于财富的过度贪婪和恶念,要切记一件事:亲情大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