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现在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上或者微博上看到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触动人们心灵的都是子女教育问题,记得前阶段有个新闻,说到的是一个小学生,因为爷爷奶奶不给他钱去玩游戏,竟然要拿刀砍死自己的爷爷奶奶,这些孩子不理智背后的根源其实都是大人的过度溺爱。

计划生育的实施,让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所有的大人都以小孩子的喜怒哀乐为主,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最终将孩子培养成了不讲道理、一无是处的人,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的悲哀,可目前依然有很多的长辈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在溺爱的错误的道理上越走越远。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除了溺爱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偏爱,家里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孩子,有的父母会因为自身的喜好问题,对其中的一个孩子过度偏爱,这种行为不管是对于被偏爱的还是被冷淡的孩子来说,都是致命的伤害,因为被偏爱的会恃宠而骄,而被冷淡的孩子,心理上难免存在一些缺失。

而这个道理,我们的古人早就懂了,他们还创造出这么一句俗语,那就是“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如果你家中有老人的话,那么建议你好好地看一下。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这句话主要针对的是被偏心的孩子,古人认为,这些被特别溺爱的孩子,正常长大后很难有出息,因为父母从小到大的爱,会让他缺乏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也会让他养成不可一世的性格,其实这并不是空谈,在历史上就有类似的真实的案例,我们来详细看下。

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妻子姜武生了两个儿子,由于生第一个儿子郑庄公的时候难产,差点死掉,于是她就对这个大儿子心生厌恶之情,而生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共叔段的时候很顺利,所以姜武就一味地偏爱共叔段。按照长幼原则,王位本该传给郑庄公,但是由于姜武的偏爱,于是多次建议废掉郑庄公的世子之位,不过这个建议每次都被反驳了,郑武公坚持保持郑庄公的世子之位。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可是无奈,在郑武公去世后,没人帮助郑庄公撑腰了,武姜竟然帮着小儿子造反夺取王位,只可惜这个从小被宠爱的儿子,能力一般般,完全比不上郑庄公,所以最终他们以失败告终,并开始了逃亡之路。

我们再来看历史上另外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年纪轻轻就即位,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朝政,所以朝廷大事都是把控在赵太后手上,当时秦国看到赵国国君年幼,于是发动了战争,想要吞下赵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赵国只好向齐国求助,不过齐国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把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放在齐国。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这对于赵太后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为长安君是她的心头肉,捧在手心里疼着的,赵太后一直僵持着不肯答应。后来赵国的一个大臣主动要求见赵太后,并且深刻分析了交出长安君的好处,这个她所疼爱的长安君,其实对于赵国一点功劳也没有,也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帮助赵国,所以交出他,对于赵国来说,任何损失都没有。若是执意不交,等到后面赵太后去世了,长安君根本无法管理好赵国。一番话让赵太后醒悟过来,交出了长安君,赵国获救。

古人讲: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啥意思?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这两个历史上的案例,其实也是给新时代的父母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溺爱,也不能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