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导读:亩产高达10吨,价格连年上涨,农民种植热情却不高,为啥?

现在的水果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很多的水果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其中在清明节前后,有一种水果在很多的水果店常见,可是在超市里却见不到它的踪影。这种水果你知道是什么吗?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其实它就是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甘蔗。说起它,估计很多人都会勾起儿时的美好回忆,因为在当时是真的把甘蔗当糖吃的一种水果。这种水果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0吨,价格也是连年上涨,但是农民的种植热情却并不高,你知道为什么吗?

儿时当糖吃的甘蔗

在过去无论是在南方地区,还是在北方地区,甘蔗都是冬季和春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当时的家庭购买甘蔗,一般都是按捆来购买。不光是小孩子喜欢吃,而且大人们对于甘蔗也很喜爱。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甘蔗本来就是做糖的原料,虽然市场上所销售的甘蔗是专门当水果吃的果蔗,和用来做蔗糖的甘蔗有所不同,但是它的含糖量依然还是很高的。当时也没什么零食吃,而小孩子有非常喜欢吃甜食,而甘蔗就被孩子们当成糖果来吃了。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不过,大家可有发现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很多的水果店到了冬季都是一大捆的甘蔗售卖,可是在超市里面却难以见到甘蔗的踪迹。这是因为甘蔗销售需要投入的人工成本多,既要人削皮,又要称重。并且甘蔗的体积很大,非常占地方,还很不卫生,会生产大量的垃圾——甘蔗皮和剩余的部分,所以超市里一般难以见到甘蔗。

价格连年涨,农民种植热情却不高

在过去甘蔗主要是在南方地区才有种植,并且在广东、广西等是种植大省份,每年有一大半的甘蔗来自这些地区。可是近些年在北方地区也有农民尝试种植甘蔗了,效益还不错。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甘蔗是一种热带的水果,据说是原产自印度,具体是哪里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了。这种水果的产量是非常高的,一般一亩地的产量都能有六七吨左右,如果管理得当达到10吨也并非不可能。尤其是在近些年甘蔗的品种更多样化了,种植技术也更先进了,因此产量更高了。可是如此高的产量,种植甘蔗的农民却热情不高,很多的农民说它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为什么呢?

在广西每年就有很多的农民种植甘蔗,有些都已经种植甘蔗几十年了,是资深的老蔗农了。但是现在提到种植甘蔗,他们也没什么热情。

虽然相比于之前,最初几分钱一斤,现在已经涨到几毛钱一斤了。像产地的甘蔗收购,一般都是按吨买的,之前一吨也就是一两百块钱,可是近些年已经涨到三五百块钱了,有些地方的甚至一吨有八九百块钱。如果按照一亩地平均七吨的产量,收购价在400块钱一吨来算,亩产值也有2800多元钱,相比于之前,甘蔗的价格确实是在年年上涨。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不过蔗农们却说,甘蔗的价格上涨不假,可是种植的成本也是在不断上涨,像肥料、种子,农药,另外最可怕的是人工的费用涨得太高了。因为甘蔗的种植很辛苦,亩产量也高,一家人根本种不过来的,种植的过程中就需要请人,特别是收获的季节。光是请人收割甘蔗就要100多元钱一吨。但是还要算上运输、农机等方面的支出,七七八八这样算下来自己基本上没挣到多少钱,遇到行情不好,还可能要亏钱。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接替父母的班继续做蔗农,而是选择外出打工。可是在当地,因为山高水远的原因,土地除了种植甘蔗以外,又不太适合种植其他的作物,所以农民也很纠结。有些年轻人宁愿把土地流转出去,甚至荒废了,也不想继续种植甘蔗了。

亩产高达10吨,儿时当糖吃,水果店论捆卖,超市却难见它的踪影

而且蔗农们心里也有憋屈,产地的才几毛钱一斤,可是在市场上却要五六块钱一斤,有些甚至卖到10元以上,简直太离谱了。

温馨提示

在清明节前后吃甘蔗,一定要留心了,因为“清明甘蔗赛毒蛇”,有些甘蔗因为存储不当,而清明节以后气温回升了,就很容易造成节菱孢霉菌生长繁殖并产生3-硝基丙酸(3-NPA)毒素,其明显的表现就是甘蔗肉芯发红。一旦误食了,严重者可导致脑缺血坏死,甚至死亡,希望大家要提高警惕。

结束语

甘蔗作为很多人儿时最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当时把它当糖吃。可是现在因为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的增加,即便甘蔗价格在连年上涨,并且它的产量也很惊人,可是蔗农的种植热情却并不高。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