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兄弟韭黄,生长不能见光,古时是贡菜,被誉为“菜中黄金”
导读:亩产4000斤,只能黑暗中生长,却被称为“菜中黄金”,入冬后上市
韭菜,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
这也是很受农民喜爱的蔬菜,因为它不光是营养丰富,吃起来也很美味,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和多数的蔬菜不同:韭菜是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多次的。
韭菜在民间也被称之为“懒人菜”,就是因为种植起来比较简单,管理粗放,同时它的再生能力很强,割完一茬过段时间又会长出来。
而在民间还有一种蔬菜,它是韭菜的“兄弟”,但是种植过程中不能见光,只能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可是它的来头却不小,在古代是贡菜,还被称之为“菜中黄金”。
入冬后,这菜又上市了,你们爱吃吗?它就是韭黄!
韭黄的简介别看现在韭黄在市场上的出镜率比较高,尤其是在入冬以后,它更是成为了菜市场的常客,可是它的价格一直不便宜,平时都要卖到5-10元一斤,如果是在春节前后售价就更高了,简直比肉还要贵。
韭黄在我国的种植和食用历史非常的悠久了,据说早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种植和食用了,并且民间传说还和诸葛亮有关。
有一年诸葛亮带军打仗,路过一个地方发现前方遭遇了塌方无法前行了。于是停下来了,而士兵们在路边发现一种颜色黄黄的野菜,把这个消息还告诉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前来查看之后,发现这是一块韭菜地,而这些黄黄的野菜正是被石头埋在下面的韭菜。当时就采摘来做菜吃了,发现非常的美味,于是从这以后就开始种植韭黄了。
那韭黄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呢?为何就要比韭菜贵这么多呢?
韭黄是韭菜吗?如何种植的?韭黄其实和韭菜是同一种蔬菜,只是种植的方法不同而已。韭黄是韭菜经过软化以后,然后让它一直在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
因为它一直在黑暗中生长,没有见到阳光,所以生长过程中也就没有形成叶绿素,这也就导致它的颜色是黄色的,而不像韭菜那样是绿色的。
别看这种独特的无光环境种植出来的韭黄,它的地位可不低,在古代还有着“韭菜之皇”的美称,也被简称为“韭皇”。
这是因为韭皇和韭菜相比,不光是营养方面一样很出众,而且吃起来味道更佳。因为它的叶片更软,吃起来口感更柔软。
同时韭菜有辛辣味,可是韭皇却不一样,不仅没有辣味,反而还有点甜味,香味也更浓郁。就连很多不爱吃韭菜的人,也对韭皇是爱不释手。
古代是贡品,还有“菜中黄金”的美誉别看韭皇长得很一般,颜值不高,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它可是非常珍贵的。当时的韭菜普通老百姓都是吃不起的,因为价格贵,而且就连皇亲国戚们也爱吃韭皇,还把它当成了朝廷的贡菜。
这不光是因为韭皇的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且还因为“久皇”和“韭黄”同音,让它获得了帝王们的青睐。
据说古时候韭黄不是论斤卖的,而是论“攒儿”卖,就是用草纸裁成一寸宽窄的纸条裹住韭黄,而这一攒儿韭黄的直径也就是比成人的手指头粗一点儿。但是在当时就要卖到十文钱一攒儿,这在当时可是就很贵了。
韭黄在古代的价格贵,和当时的种植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以前种植韭黄,可不像今天这么简单,先要把韭菜种植两年,并且这两年期间一次都不能割,目的是让韭菜的根部积累足够的营养成分。
到了入冬前把它们割掉,然后根茎挖出来,移栽到室内。之后再用沙子覆盖的方法来软化,并且模拟韭黄的黑暗生长环境。可是覆盖的沙子却必须是干的,如果有水韭黄就容易烂掉。
种植周期长,种植成本高,这也是古代的韭黄价格昂贵的原因所在。
不过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韭黄的种植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南方地区一般都是用竹筒、瓦筒等直接覆盖,而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则是大棚室内种植。
韭黄的种植前景韭黄的种植,目前也基本都是采挖韭菜的根部,把它移栽以后然后给它套上套筒,目前塑料膜的套筒较为常见。
而经过套筒以后的韭黄生长很快,普遍12-15天就能割一次了。并且韭黄和韭菜一样,割完以后还能继续生长的,一般管理得到的韭黄,种植一次平均能割3茬,也就是平均每15天左右割一次。
而收割后的土地,又可以继续开始下一批的投产工作,这样周而复始的。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韭黄的再生能力强,这也就注定了它的产量不低。一般一亩地的韭黄平均的产量可以达到4000斤以上,如果按照5元左右一斤的收购价,年亩产值大约在2万元左右。
但是目前种植韭菜的较多,而种韭黄的农民不多,可是它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春节前后的韭黄,更是供不应求,这也是韭黄价格偏高的原因。
结束语
其实韭黄的种植并不难,可是很多的农民不敢轻易尝试。只因韭黄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不耐存储。长到收割季节就要马上采收,不然就会长老了。
而割下来的韭黄却不耐存储,必须及时销售出去,不然一天以后就开始腐烂了,从而影响它的卖相,估计这也是很多的农民不敢种植韭黄的原因吧。
各位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韭黄吗?入冬后韭黄已经开始上市了,另外要提醒一下大家,韭黄和蒜黄是有区别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蔬菜,其中外观来看,韭黄没有蒜黄的长,同时韭黄不像蒜黄那样纯黄,而是黄中隐隐透着嫩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