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酒席客人随礼50元,却带着一家人来吃饭,为何主家很高兴?
导读:农村办酒席客人随礼50元带一家人吃席,主家不亏本?为何还高兴?
人逢喜事精神爽!
而在农村里遇到谁家里有喜事了,最好的庆祝方式就是办酒席了,这也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个传统了。
但是去亲戚家里吃酒席,肯定是不能两手空空去的。像过去办酒席了,农村里有着“红事要叫,白事要到”,说的就是办红喜事了,都是邀请了才来吃席,没有邀请就不要参加。而白喜事则不一样了,都是要主动去帮忙的。
但是不管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遇到亲戚家里办喜事了,如果去吃酒席就不能空手去,一般都是要准备一份礼物,而现在则多数是用红包代替了。
在农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人情礼金本,就是记录每次办喜事时亲朋好友红包数额的。
近两年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地区随礼的礼金也是水涨船高。但是在一些比较淳朴的农村地区,随礼的金额依然还是很很接地气,往往关系一般的就是几十块钱,而稍微好一点的就是一百,或者是两百元。
所以有时候在农村就见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客人随礼几十元,但是却带着一大家子的人都来吃酒席。
像前不久我参加小舅子的婚礼,当时就被岳父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记录每个客人的随礼的礼金。其中我就看到,当地多数人随礼的金额都不大,普遍都是50元、80元和100元得多。
别看他们随礼的金额不多,可是来吃酒席的人却很多。有一个亲戚随礼50元,但是他家却来了10来口人。因为这一家子的人员多,安排在一桌都是坐不下的。
并且小舅子还对他们都是表示热烈的欢迎,甚至吃完了还安排了两辆车送回去。
有些人可能就会好奇了,随礼50元却来了一大家子。如果基本都是这样的话,那么办酒席的主家岂不是要亏本了?为何主家还很高兴呢?
其实只有真正在农村办过酒席的才最清楚其中的原因。
首先,在农村里办酒席随礼金额的多少,当地一般都是有个标准的。
古人都是讲究“礼轻人意重”,并不是说随礼的金额大,那么就代表着情意浓了。而随礼金额少了,就表示感情淡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听我的岳父讲,他们当地办酒席现在还是和过去没什么区别,一般都是随礼几十元。这样来说不仅对自己没有压力,也不会对主家有压力。
因为办酒席随礼金,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别人今天给你随礼,下一次在他家办酒席你也要随礼。如果大家给的金额都是比较大的,那么到时候每年光是随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随礼也是看家庭的能力的,如果家庭富裕一点就多给点,家庭条件差的,就少给一点,主家不会对礼金方面看得太重。
其次,办酒席并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热闹。在有些人看到随礼50元,可是却一家人都来吃酒席,这样的话主家肯定会亏本。
这话说得没错,在农村里多数的家庭办酒席都是亏本的,尤其是办的规模越大,往往就亏得越严重。毕竟农村办酒席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大家热闹热闹,而不是为了牟利的。
既然要热闹,那肯定是人越多就越好。客人一家人都来吃酒席,这样才有酒席该有的样子。
何况有一点不容忽视,一般随礼50元而来了一家人的客人一般都是关系不错的,像普通的朋友不会这样做的。
最后还有一点,随礼几十块钱但是一家人来吃酒席,其实这也是对主家的一个面子。因为一家人都来吃酒席,其实这就是给主家捧场。在农村里办酒席,是很终究场面的,是人越多越热闹,这样就会认为酒席办得好。
村民们不会在乎主家收了多少礼金,而他们看重的是主家酒席办得好不好,而人数多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
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是很忙的。而客人一家人都抽空来吃你家的酒席,这也看得出来他们对此重视,可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是来占便宜的。
简单来说,在农村里办酒席多数都是图个热闹,并不会指望着办个酒席来挣钱。钱不钱的无所谓,只要大家吃得好,喝好了。
这样的酒席就算是办得很成功了,哪怕主家是亏钱的,他们依然是高兴的,因为亲情是无价的。
不过需要指出来的就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一般随礼几十元一家子来吃席的比较少见了,仅在一些山区可能还存在了。
在这里小编想说的是,可能在你们看来50元是很小的一笔钱,可是在随礼的客人来说,这可能是他拿得出手的了,甚至还可能这50元也是借来的。
对于这一切,主家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图得就是个人气,这就是农村的淳朴民风民俗。
各位网友们,你们村里还有这个习俗吗?可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