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导读: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马上就要迎来端午节了,你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端午节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这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而且在这个节日期间各地都会举办不同的习俗,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了,这在国内几乎是妇孺皆知了。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来聊一聊和端午节相关的3个古老习俗,有些现在已经被人遗忘了,尤其是年轻人对它知之甚少。其实这些老传统,还是不能丢的,寓意着安康顺利。

第一个就是插艾蒲。

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夕,农村有几种植物就要遭殃了,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就是艾草和菖蒲。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可不只是这几种植物,还会有大蒜头、石榴花和龙船花。而现在基本都已经简化成为了插艾草和菖蒲了,有些地方只是插其中的一种。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其实关于插艾蒲在民间也有很多的讲究的,首先是对艾草的选择和采收时间。一般割艾草都是在农历五月初一的早上,最好是在早上的露水没有干的时候割回来。在古代的时候是在鸡刚叫就起床打着火把去割艾草了。

其次是在割艾草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要选择生长得比较健壮、高大的植株来割,长得矮小,尤其是有病虫害的是千万不能带回去的。

同样在割菖蒲的时候也是如此,要选择长得健壮的植株。带回家以后,然后把它用绳子捆起来倒着悬挂在自家大门的右边当然了,两边悬挂也可以,这样更美观。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之所以在端午节期间要在家门口插艾蒲,是因为这个期间一些病虫害大量繁殖了,像蚊虫就明显多了。而艾草和菖蒲这两种植物都含有大量的芳香油,既能驱赶蚊虫,也能杀虫,所以在家门口插艾草和菖蒲,就能驱赶蚊虫,从而减少一些传染病的传播。

在有些地方不光是挂艾草,还会用它洗澡,或者是用它做成粑粑来吃。

最后是艾草取下来的时间,艾草可不能一直挂着,也不能随意把它取下来。一般要等到端午节以后出现的第一场大雨,这天把它取下来,既可以把它直接烧掉,也可以把它保存起来,因为陈年的艾草保存得当价值可是非常高的。

第二个习俗就是戴五彩线了。

记得在小时候,这可是很受重视的一个习俗。在当时到了端午节那天,一大清早父母就会在孩子还没有醒来的时候就给他们的手上或者是脚上戴上五彩线,而且在佩戴的时候还叮嘱孩子们不要说话。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所谓的五彩线,就是五种颜色的线编成的,并且这些颜色也是有讲究的,分别是“青、红、白、黑、黄”,有些地方说它对应着金、木、水、火、土等,而孩子佩戴上这样的五彩线,就能趋避一切灾难和疾病。

并且父母还会叮嘱孩子们,这戴上去的五彩线是不能随便取下来的,在我的家乡这边的说法是要等到端午节以后下的第一场雨才能取下来,然后还要把它扔到河里面去,这样一切不好的东西都会被河水冲走。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关于五彩线的处理方式,在有些地方则是把它烧掉,或者是把它放在石头下面,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同,但都是期望它能给孩子带来健康和好运。

第三个习俗就是打“午时水”。

估计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习俗,可是在一二十年前它在农村却很受重视。

所谓的“午时水”,也就是端午节当天11点到13点这个期间的井水,如果在当天这个期间下雨了,雨水也可以算是“午时水”。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在笔者的小时候,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当时一个村子里的人共用一口水井。而在端午节这天中午的时候,就会有排长队来打午时水的村民。很多家庭几乎是全家出动,带上所有的水桶,脸盆,甚至还有些会把家里的锅也搬来装午时水。

而在当时一个村子就一口水井,而且午时水一年只能打一次,一天也就能打两个小时,所以很多人都在抢着打水,有时候还会因为插队而发生争吵。

之所以在当时的午时水如此受欢迎,主要的原因是在端午节这天正午时候的井水,也被称之为“正阳水”,或者是“龙目水”。

在民间的说法是这个时候的井水驱邪效果最佳,它不光是可以用来直接饮用,或者是煮饭、煮粥、泡茶等,而且还可以用它擦洗身体,都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当时还流传着“午时水饮一嘴,胜过补药吃三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在这天喝午时水,要比连着吃三年的补药都有好处。

其实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是药三分毒,补药吃多了也对身体不利的。同时在有些地方还有“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意思是说用午时水来洗脸,还有明目的作用。

这个习俗过去在南方很多地方都很盛行,一些大户人家还会把打的午时水先放到太阳下晾晒大半个小时,然后再把它装到水缸里面去,这样收集起来慢慢喝,比如用它泡茶、煮粥等,尤其是一些地方喜欢用午时水酿酒,说这样的酒品质更高,喝了也是强身健体。

但是现在因为基本都是用自来水了,在农村地区水井也很少了,就算是有些地方还有井水,但是地下的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再加上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个习俗了,所以也就很少人在端午节中午的时候去打午时水了。

端午习俗早知道,插艾草戴五色绳,还要记得打午时水,老传统别丢

其实在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在今天看来都是没有道理的,甚至被人说成是有迷信色彩的,但是这在古代也寄托了当时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他们希望这些习俗能给他们和家里人带来健康和好运,从而能远离疾病。

因此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一定的慰藉。当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了,身体自然也就会更健康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老习俗呢?在你的家乡还有这些习俗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