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导读: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老话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另外还有一句经典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因为老人所经历的事情,社会各方面的阅历要比年轻人丰富得多。

遇到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了,还是要多问问家里老人的意见。而且在平时也不要嫌老人们唠叨,他们也是出于关系,并且多数的唠叨也是有些道理的。

像“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就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古训了,也是农村的老人常说的。那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在今天是否还适用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饭前不训子

先来看看上半句“饭前不训子”,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在吃饭前不要教训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家里有客人就要吃饭了,却当着外人的面来教训孩子。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古人这话说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父母的家长应该都知道,孩子们也是有脾气的,如果你在孩子吃饭前责骂、教训他们,他们就会赌气而不好好吃饭,甚至有些会不吃饭。

有的人可能会说,孩子一顿两顿不吃也没什么,他们不吃就不吃,不能惯着他们。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如果孩子不吃饭,就容易引起较大的家庭矛盾。因为孩子不只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孙子。父亲不心疼,母亲很心疼,爷爷奶奶会心疼,这样家里人就会偏爱他们,从而会引起矛盾。

特别是在家里面有客人在,如果当着外人的面训斥自己的孩子,也是很不好的。孩子其实也是很要面子的,他们的自尊心也很强。这样的做法会被孩子认为很丢人,没有面子,有些比较偏激的孩子就会做出傻事情。如果经常这样做,甚至还会给的心理造成阴影,形成扭曲的性格。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其实在今天,很多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和长辈的心头肉,如果在饭前训斥孩子,自己是痛快了,可是家里人可能会引起大的矛盾。何况这样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换言之古人这话是在告诫我们,做事情也要分轻重缓急,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要训斥孩子可以等到吃完饭以后再说。

原因是人在气头上,很容易干出不理智的事情,这样训斥反而会事倍功半。而吃完饭了,酒足饭饱了,气也可能消了一大半了。并且孩子也吃饱了,大家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了,效果要比责骂、责罚更管用。

睡前不训妻

再来看看后半句“睡前不训妻”,这让我想起了《增广贤文》中的一句名言:“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它的意思就和“睡前不训妻”差不多,并且道理也是相同的。说的是在睡觉前不要训斥妻子,不然就会导致一晚上孤枕难眠到天亮。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其实这句古训就是指出了夫妻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虽然老话说得好“夫妻吵架,床头打床尾和”,但是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因为训斥对方而引起争吵了,那情况就要严重得多了。

在古代的时候女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不太高,而家庭条件好的男人还有三妻四妾。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在古代却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天刚亮就要起床,既要做各种家务活,还有针线活,同时还要负责照顾一家老少的吃喝拉撒,所以她们都是从早就忙到晚。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因此对于古代的女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应该就是盼着天黑以后,能躺在床上睡个舒服的美容觉了。然而本来别人想要睡觉,身体也很困了。你却因为小事情而责怪她,这样就会让对方也很生气,两个都很生气的人争吵,结果肯定是大吵大闹了。

男人吵完架了,可能倒头就睡了。可是女人不一样,她们的心思和男人不同,并且爱胡思乱想,这样晚上肯定是睡不着了,而且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会起不来,到时候一家老少的吃喝拉撒就没人管了。

农村老人常说“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啥意思?现在还适用吗

其实吧,不管是在睡前,还是在睡后,或者是在平时的时候也不要随便地训斥妻子,有什么事情了都要好言相劝,两个人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探讨一下。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而争吵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天女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并且许多的女人都在追求个性独立,精神独立,就更不能轻易去训斥女人了,这种“大男人主义”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夫妻之间的矛盾。

其实在民间类似这样的古训还有很多,比如“师徒不对坐,父子不同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还有“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树”等,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还是有道理的,也是值得年轻人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