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曾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为何后来被抛弃了?印度依然大量种植
对于黄麻这种植物,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估计都不太了解,就连一些农村的80后、90后知道的也不多,就算有些人见过,也会常把它当成是杂草。
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村老人来说,应该对这种植物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在几十年前,它可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地位是不输棉花的。
然而在后来这种植物逐渐被抛弃了,而到了最近这几年好多地方都已经没人种植它了。而且说来也奇怪,被我国抛弃的黄麻,在印度依然被大量种植,还称它为“植物黄金”,这又是为什么呢?
黄麻是怎样一种植物?笔者是80后,小时候也曾看到村里不少人种植黄麻。当时好多的空地、荒地都会栽种一些黄麻。这种植物长得非常的高大,有些足足有三四米高。而一些老人在冬季没事的时候,就会在太阳下面剥黄麻,现在对此依然还是印象十分深刻。
黄麻原产自亚洲热带,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曾被广泛栽培,但如今多数已经沦为了一种野草了。众所周知,麻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其贯穿了我国上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棉麻织物再到中药材、纸张等,用途十分的广泛。
而黄麻是被子植物门、椴树科黄麻属的韧皮纤维作物,它虽然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但是长得却非常高大,这种植物喜欢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并且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既不挑土壤,也能耐贫瘠。
也是由于这种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广,种植历史也悠久,它在民间的俗称也多,比如绿麻、野洋麻、苦麻叶、麻骨头、火麻、天紫苏等等。
别看它长得是平平无奇,但它却富含植物纤维,并且这种纤维的韧性佳,可以把它加工成为高强度的细丝,在过去常用于防治麻袋、粗麻布等。
在几十年前生活中很常见的麻袋、麻绳等就都是用黄麻的纤维编织而成的,也是由于在以前这种植物的用途广泛,所以在南方很多地方被当成重要的经济作物而广泛栽种。
为何后来却被淘汰掉了?种植过黄麻的人都知道,这种作物虽然很容易种植,管理起来也很粗放,但是把它采收回来以后麻烦也就来了,说它是“麻”,也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笔者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也曾帮助父母去地里收割黄麻,是真的非常辛苦。几米高的黄麻,把它砍倒在地里以后,去掉叶子只要它的茎干,再把它们一把一把的捆绑起来,放在地里晾晒几天之后才会用搬回去。
而搬回去以后的黄麻,又要重新对其进行捆绑,之后再放到水塘里面去,为了避免它漂浮上来,还要搬大块的石头把它压住。
之所以要把黄麻的茎干放到水塘里面去浸泡,就是为了让它茎秆里的非纤维质加速分解、沤烂,这样才方便把它的纤维剥下来。这个过程也称之为“沤麻”,看似很简单,这确实非常辛苦的农活。
因为沤麻多数是在秋冬季,人要下到冰冷的水塘里面,在沤麻过程中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滚。由于水里本来有淤泥,被水浸泡的黄麻是非常笨重的,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翻转过来。如果种植的量比较大,往往一次翻转黄麻就要一天,甚至几天。
当经过几十天以后,黄麻沤好了,又要把它们全部给搬运到岸上来,这才是最累人的。之后还要对黄麻进行剥皮、漂洗、晾晒等,总之是非常繁琐又累人的。
除了累人以外,这种农活还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因为沤麻的过程中,这种植物在水的浸泡下会腐烂变质,然后散发出一股强烈的恶臭味,就连水中的泥巴也会变成黑色,而人摸起来更是十分的上头。
但是在后期剥麻、洗麻的过程中都要长期忍受这种恶臭,从而导致很多人的双手也是漆黑的,怎么都洗不掉。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麻在市场上根本就不怎么值钱。在最开始的时候农村的条件不好,很多的家庭也就靠这个来挣点钱。
可是在后来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了,不少人开始出去打工了。并且好些比黄麻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开始推广种植了,于是就开始纷纷放弃种植黄麻了。
毕竟它是劳动成本高,对环境有污染,而经济效益又不高的作物,被淘汰也就成为了必然。
写在后面但是在我国被淘汰的黄麻,在印度依然还没大量种植,它每年的产量就达到了数百万吨,几乎占据了全球黄麻产量一半以上的份额。而且在印度如今黄麻相关产业正养活着几千万的印度人们,因此那里人们又称黄麻纤维为“黄金纤维”。
这些黄麻,其中主要是加工以后出口到了欧美、日韩等国家,因为黄麻纤维绿色环保不说,而且耐用又可降解,这正好迎合了欧美人的环保理念。
之所以印度依然还大量种植黄麻,一来是当地的人口众多,劳动力富足,黄麻就成为了当地不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来是好些国家从印度进口黄麻,他们只是看到了黄麻的实用性,而不会看考虑它是不是有污染,就算是有污染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既然市场需求量大,而印度人口众多,不少贫苦地区的农民就只能是大量种植黄麻,以此作为收入来源。
各位朋友们,你们认识黄麻吗?小时候经历过沤麻、剥麻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