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农村老人不愿让子女“轮流养老”?感觉像要饭的,没有归属感
以前农村有句老话:多子多福,都说孩子多了以后老了就有福气了,因为养老就不愁了。
确实在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把孩子抚养长大了,帮助他们成家以后,等到自己老了以后,就有一个依靠。
也是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以前好些父母就一定要生个儿子,认为有儿子养老才不愁。毕竟女儿是要嫁出去的,以后是要给婆家人养老送终的。
而现在农村不少老人,就是有多个子女的。他们在晚年的时候养老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在几个孩子家里轮流着住,这样就一年到头都享福不停,并且还能减轻子女的负担。
而这种养老的方式也被称之为“轮流养老”,可看似很美好,既让子女都尽到孝心了,又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是现在很多的农村老人却不太愿意子女来轮流养老了,甚至有些老人还挺反感的:感觉就像是要饭的,没有归属感。
笔者隔壁的李大爷,现在都已经快70岁了。因为老伴去世的比较早,四个子女都是靠李大爷一个人拉扯长大的,现在都已经成家了。
而和村里的老人们说起以后养老的事情,李大爷就气愤的说,我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会再去子女家里住了,如果等到以后身体瘫痪了,那就去养老院。
村里的一些老人对此有点不解,你不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吗,怎么会到养老院去养老呢?小儿子还在县城买了一套大房子,以后去他家养老享福吧。
而李大爷却说,几年前子女也挺孝顺的,分别接去住了几个月,但是发现那种轮流养老的方式自己并不喜欢,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要饭的老人,在子女家里住着一点都不舒服,也不自在,没有一点归属感。
在和李大爷的聊天中,还有几位村里的老人也纷纷表示,轮流养老这种方式真的很折磨人,每个子女家里住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就要搬家,感觉就像是住在旅馆一样,这样不仅麻烦,同时也住不习惯。
如果可以选择,宁愿自己在农村独自生活,也不愿意去子女家里轮流养老。
为什么很多农村老人不能接受轮流养老?其实这个轮流养老的弊端也是有不少的。如果就一两个子女的话,基本就不存在轮流养老的问题。但是子女多了,大家就会为了赡养老人而推却责任,有些子女还会把这个当成负担。
而老人住在这样的子女家里,肯定心里也是不好受的,感觉自己就像是给子女增加了负担,会让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的,就是怕自己做错了什么,然后惹来子女的不高兴。
其次,轮流养老来回折腾很累人。比如李大爷就说了,他的大儿子是在村里住,而小儿子在县城里住,而二儿子这些年都已经在外省安家了。
所以轮流养老的话,就是每个儿子家里住四个月。先是在大儿子家里住四个月,然后就被小儿子接到城里住,之后又被二儿子接到外省住,这样不仅十分折腾人,而且不同的地方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气候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每换一次他就要大病一场,身体根本就吃不消。
其实吧,别说是老人了就是一个年轻人这样折腾的话,也未必适应得了。
最后,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真的不习惯。因为老人和年轻人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有饮食习惯等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样老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不便。
尤其是还要和不同子女的家庭分开住一段时间,老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来就要弱一些,这才刚适应过来又要搬家了。而且就算是适应了,但大家长期生活在一起,也还是容易引起一些矛盾的。
同时要说明的是,有些子女看似是接老人去养老,实际上是给家里请了一个免费的保姆,既要给帮忙看孩子,又要洗衣做饭做各种家务活。
子女孝顺的话,还会对老人的付出十分感激,可怕就怕有些不但不会感激,还会挑三拣四,这里不满意,哪里挑毛病。这样久而久之,老人的心理和自尊心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有些老人也是要强,要面子的,所以当他们被忽视,被伤害了以后,就宁愿回村自己养老,也不愿意再麻烦子女了。
正是因为这原因,现在轮流养老这种观念,也逐渐被人们抛弃。很多老人都不接受轮流养老,感觉自己在子女家里就像是一个要饭的,根本就没有一点归属感。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一个人过呢!
因为一个人过虽然孤单,也很寂寞,但至少过得自由、潇洒,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