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百姓以前头上盘白布,其来源有两种说法,哪种更靠谱?
我们从现在一些以旧时代为背景的影视剧看到,那时四川农村老百姓,一年四季头上总是盘着白布,其中有什么说法呢?
以前,我通过一些资料介绍,只知道这种风俗习惯与诸葛亮关系密切。
近些年来,从四川各地前来湖南寻根问祖的人,他们找过我帮忙查找。通过与他们聊天,才得知四川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
原来过去四川人头上的白布,除了为诸葛亮戴孝的传说外,还有另外一段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辛酸历史故事。
一、为诸葛亮戴孝的传说
从现在有关历史民俗方面的资料来看,据说四川人头上爱的白布起源,是因为四川百姓爱戴诸葛亮,他死后百姓自发为他给戴孝留下来的,并形成了一种习俗。
三国时,蜀汉丞相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因病在军营中去世。噩耗传回蜀国后,百姓非常悲伤,为了寄托哀思,自发为诸葛亮戴孝。
因蜀国幅员辽阔,百姓得到的诸葛亮去世的噩耗,有早有晚,时间不一。各地百姓从得到的那天就开始戴孝,所以,蜀国各地为诸葛亮也就有早一些的,也有晚一些的,时间并不统一。
诸葛亮下葬定军山后,按照习俗,百姓并非诸葛亮亲属,可脱去孝布,可百姓谁也不愿先脱下来。由于百姓要下地和上山干农活,为了不妨碍做事,于是有人就把孝布盘在头上,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如此,人们一直戴着,形成了一种习俗,代代相传。
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传说
据从四川各地前来湖南寻根问祖的人说,四川人头上爱的白布起源,来自清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一件历史上有名移民的事件。清康熙年间,经历了明朝末年连年的兵荒马乱,以及战乱之后,又频繁暴发瘟疫,使四川人口锐减百分之八十,《四川通志》有这样的记载:
“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清廷当时的各种史料记载,康熙时期全省的人口仅9万余人。天府之国变得荒凉残破、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为了快速恢复四川经济生产和繁荣,清廷决定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湖广填四川”初时,主要采取鼓励政策,“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以民众自愿的方式入川。因此,入川之人多为贫苦之人和失去土地的游民。这种入川方式被称为“求生存入蜀”。
到后来,入川人数远远满足不了四川的发展需要,于是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给各地分配入川名额,基层官府在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取强行捆押方式,将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此种方式称之为“奉旨入川”。
“奉旨入川”的“楚民实川”,也就是旧楚地的湖南、湖北两省。
强行移民入川,一般是不分男女老幼,全家都上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楚民在入川,有一些老人经受不了长途跋涉,在路途中死去。家人将老人就地埋葬后,继续被官府捆押前行。
按楚地大多数地方风俗,长辈去世后,要戴孝,也就是办丧事期间,用一片白布缝一个尖顶,戴在头上,后背拖着一块布条,俗称孝布。
这种孝布有亲疏之别。孝子孝女的的孝布要抵脚跟,亲侄子侄女则只到膝弯处,其他的晚辈到臀部。
把去世老人送到墓地后,所有戴孝的人,孝子孝女必须要把孝布盘在头上。其他人可脱去孝布,也可盘在头上。
过去,湖南很多农村百姓的孝子孝女,盘在头上的孝布,在三年内,一年四季都要戴在头上,三年后守孝期满才可以脱下来。
因此,这些在途中有老人去世的儿女孙子,就戴着孝一路入川。到了当地依然要在头上盘着白布,直到三年守孝期满。
楚民被捆押入川,整村的人一路前行,途中死了老人后,他们以家族的身份,向官府要要求全村戴孝,官府为了息事宁人,不得出钱购买白布发给全村人。
这些移民入川后,因官府只指供荒地土地和一些生产资料,生活上是白手起家,比较贫困。
再说,这些人远离家乡后,对当地气候不太适应,再加上生活用品缺乏,他们发现,这种白布夏天可以防晒,冬天可以保暖,又可对故土和死在入川途中亲人的表示怀念之情,也就把白布一直盘在头上,并代代相传,相沿成俗。
楚人“奉旨入川”入川后,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因为他们是整村的迁入,为了让子孙不要忘记原籍地,这些人在四川住下来后,往往把家乡的大地名和小地名带过去,以至他们迁入地的大地名和小地名与祖籍地一模一样。
三、以上两种说法哪种更靠谱?
四川农村百姓头上爱盘白布,其起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哪种更靠谱呢?
应该说这四川农村百姓头上盘白布的风俗,其来源肯定与戴孝演变而来。到底是来源于给诸葛亮,还是来源于“湖广填四川”,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源于“湖广填四川”更靠谱一些,其理由如下:
一是楚地过去有盘包头的生活习惯。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我们还能看到农村老人辈的人,不管男女头上都盘了包头。
女的要讲究一些,很多是陪嫁过来的蚕丝包头,有的是布包头。男的不太讲究,有的是布包头,有的用长长的洗澡巾做包头,有的就用孝布做包头。
用孝布做包头的男人,家里有长辈的,盘白色包头就比较忌讳,一般要经过染色,一般为灰色和青色。
家里没有长辈的,通常为老人,也就没有什么可忌讳的了,也就不染了,就是白色的,只不过用久了,就变成了灰白色,不太显眼了。
过去四川(含现在重庆)与楚地山水相连,地理气候,以及民间生活习俗相差不大,同样也有盘包头的习惯。
这就很有可能湖广填四川后,因对地方不熟悉,或条件有限,三年守孝期过后,没有将白布染色,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不再有忌讳。
不过,这其中也不排除两地文化风俗融合的因素。
二是风俗与历史名人效应。四川农村百姓以前头上盘白布,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扯上关系,这与蜀地历来崇拜诸葛亮密不可分。
就是在湖南雪峰山以西地区,曾为三国时蜀国的管辖地,几乎每个县城内基本上都有诸葛亮的“遗迹”,比如诸葛城、诸葛营、诸葛寨、诸葛井等等。
每个地方的传说,都说是诸葛亮平蛮时亲自建立的城郭和营寨。
湖南沅水流域也有类似的名人传说。这里一带的端节不一定是阴历五月初五,而是从五月初五开始到五月十五,不同的地方,甚至相邻的村寨,端午节的日子是不一样的。这十天内,几乎每天都有村寨过端午节。
相传,出现这种地方风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地接到屈原投江的日子不一样,当地人为了纪念,把得到屈原投江噩耗那天定为端午节。这样就出现了不同地方,端午节的日子不同。
这种端午的风俗,不一定是这样的,肯定另有原因。只不过把这种风俗与屈原挂上勾后,当地的端午也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为诸葛亮戴孝的的说法,也应该是出于这种社会心理。
现在一些景区和景点都在利用古代名人打牌子,实际上这种招数,我们的古人早就用过了。
这里最后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四川农村百姓头上盘白布,还是楚地农村百姓盘包头,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除了偏远农村一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外,在其人的头上几乎看不到了。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告知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