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乡村有一句老话:“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三人不喝酒,四人不赶集”,现在很人对前两句都能正确理,但对后两句则不好理解,或者理解上出偏差。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一人不登高,意思是说,重阳节的时候,一个人不要独自去爬山。如果没有同伴前往,出现危险,没有人照顾和救援,甚至连给家里人报信的人都没有。

登高,我国古代在农历九月九日那天,有登高的习俗,即为重阳节登高。

为什么古人把爬山称为登高,而不称登山呢?这是出于民间的一种语言禁忌。古代老人去世后,一般埋葬在山上,正如民间有一段顺口溜所说: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唐半山,宋弯弯,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明朝多往坎脚扔。”

民间把去世老人送到山中墓地的过程,客气的说法为“登山”,不客气的说法为“上山”。于是,民间把爬山称为登高,忌说“登山”。

实际上,这句话主要是告诫那些没有爬山经验的人,比如城里人,乡村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怕一个人登高过程中出了意外,没有人照应。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两人不观井,意思是说,两个人不要一同到井边看井。这里所说的井,是指那种很深的井,俗称吊井,也就是用绳索把水桶放到井里打好水后,再吊上来。

民间对两人看井有两种假设性的说法,一种是怕两人一起看井时,如果一个不慎失足掉入井里,因为旁边没证人,假设有人怀疑是掉入井里那个人,是被人推下去的,那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另一种是两人一起看井,如果其中有一人怀有歹意,起了不良之心,把另一个推到井里,那就白白丢了一条人命。对居心不良的这个人,除了怀疑外,又找不到确凿证据,对这种人就无可奈何了。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两人不观井”的道理,就是告人们,要有防人之心。

以上两句,相信很多的人都能够很容易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三人不喝酒,四人不赶集”这两句。

现在三人在一起喝酒,或者三人以上在一起喝酒,很正常。多人很比两人对饮更有气氛,只要把握饮酒的度,不一定会有危险。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再说,现在乡村赶集,很多人都喜欢结伴而行。四五个或六七个一起赶集,在乡村再也正常不过,只要不违章挤农用车,如果安步当车,也不见得有什么危险。

那么三人或三人以上在一起喝酒,四人或四人以上一起去赶集,碍着谁了呢?又会遭遇什么危险呢?

在古代,三人以上聚集一起喝酒,三人以上结伴去赶集,还真碍着了封建官府的事。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元朝时,朝廷为防止民众反抗,十户共用一把菜刀,禁止三人以上在一起喝酒,禁止三人以上外出赶集。

这是稍远的朝代,离现在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期,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各地起义不断。

先后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有西北的回民、西南的苗民等少数民族起义,范围遍及大江南北。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清廷在镇庄这些起义后,在善后安置之初,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政策,就禁止民众聚集,禁止三人以上聚在一起喝酒,否则,轻则挨板子,重则有牢狱之灾。

赶集时出门同行的不得超过三人,否则按聚众谋反罚论处,轻则坐牢,重则脑袋搬家。

这也就是这两句话产生的历史背景,也是这两句话的真实意思。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记得小时候,我与村里三四个同伴一起玩耍,老人就训斥说:“三人成党,四人成堆,你们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老人都经历过旧时代,封建思想对他们影响颇深,“三人成党,四人成堆”,容易一起做出坏事来。这种观念对他们来说已是根深蒂固。

比“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更危险的是后两句,这是为何?

如此看来,“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井,三人不喝酒,四人不赶集”,都是古代乡村民众,从人身安全角度提出告诫,在旧时代是有一定警示作用。然而,对现在社会来说,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