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个王朝的瓷器特点 喜欢瓷器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清代瓷器的发展】清代瓷器就是清朝的瓷器。中国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景德镇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等装饰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温颜色釉等,粉润柔和,朴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鬼斧匠工,前无古人。青花玲珑瓷、象生瓷雕、仿古铜、竹木、漆器等特种工艺瓷,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瓷业兴、百业兴,乾隆 时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 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崇德瓷器】
【顺治瓷器】“顺治瓷器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器物底部多不沾砂,一改万历以来民窑瓷器普遍沾砂的现象。为了符合战乱时期国人对瓷器的心理需求,窑户生产瓷器不管精粗一律垫瓷饼烧制,生产出来的瓷器也都厚重耐用。平底器中部内凹,可见旋纹。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足根微微向内收,足墙较深为款圈足,个别是双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呈 泥鳅背 ,很光滑,具有康熙早期瓷器的特点。”
【康熙瓷器】“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雍正瓷器】“雍正粉彩八面开光山水人物大罐 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绚烂和堆砌,雍正时期的彩瓷图案明显有收敛之态,器身上绘制的人景花鸟均有明显的缩小和聚拢特征,纹饰绘制的笔触也更加纤细,这使得瓷面上的图画更加紧凑和错落有致,富于立体感。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彩瓷用色也相对比较淡雅,颜色柔和不艳,彩中带素。以白地彩绘为主,还有各种色的彩绘,如珊瑚红、淡绿、酱地以及墨地等。 雍正 青花缕空山水人物盆 有些盘、碗类小件器物玲珑剔透,在施彩的纹饰周围,侧视往往可见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乾隆瓷器】
【乾隆瓷器】“青花瓷的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精致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盉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花觚 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乾隆粉彩描金书函式金钟笼 清乾隆粉彩百子纹双耳瓶 清乾隆粉彩百寿纹表 13、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 画凤严谨而细腻。 清乾隆粉彩缠枝花鸟纹凤耳瓶 清乾隆粉彩蕃莲纹花觚 ”
【嘉庆瓷器】“嘉庆瓷器纹饰总的风格是构图较呆板,笔法纤细拘谨。图案内容流行夔龙夔凤、瓜瓞绵绵、蝙蝠、三果、松鹿、云鹤、锦鸡牡丹、花蝶、花鸟、耕织图、仕女、婴戏、寿桃、皮球花、十二月花卉、冰梅、博古图、山水、人物及吉祥语文字、梵文、锦纹、缨络纹等。在一些民窑青花瓷器上,大量流行纤细的缠枝莲纹。其花朵内常密布针状细纹,这些针状细纹外端并不平齐。从其勾画的力度及精细程度看,比同治、光绪时同类器物精神。款识,官窑以篆书为主,楷书少见。字体特点类乾隆。篆书款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横款,无框栏。楷书款亦六字三行横列,有双圈。白釉盘类这种楷书款为刻款。民窑款识楷、篆字体兼有,较草率,篆款亦常夹减笔字。”
【道光瓷器】道光瓷器造型特征:道光一朝造型的时代风格较为明显。早期的器型有的仍能保持嘉庆时的风格;之后经三十年的演变,渐由规整趋向笨拙;及至后来的咸丰朝,厚笨特点更为突出。因而道光、咸丰两朝的瓷器有其相同的特征,器物的外形线条折角多有板滞生硬感,还不及雍、乾时的秀美圆润。道光瓷器胎体特征:自嘉庆后期开始,胎质日益粗松,同品质的胎体和前时相比,由于密度小而重量轻,道光时更甚。琢器的胎体多数较厚笨民窑尤为突出。但民窑中,也不乏大量的胎质洗白,制作规整,口沿俏薄的薄胎圆器。道光瓷器釉面特征:道光瓷器釉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施釉不匀,釉表有明显的水波纹样的折皱,俗称“波浪釉”。釉面稀薄,白而泛松,无莹润感。道光瓷器纹饰图案特征:此时,瓷器的图案纹饰,深受以封建统治者为代表的及时享乐风气的影响,过去少见的斗鸡戏狗等图案在管、民窑器物上较多地作为主题纹饰出现。道光瓷器款识特征:道光款与嘉庆款基本相同。官窑瓷年款多为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字外多无框,排列工整,字体有力,笔法圆润,笔划较粗,横竖粗细一致,以青花和红彩写款。民窑器多用矾红图章款,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但字体不正,书写随意,字迹潦草,多有省略,有的只写半边字。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最著名的是“慎德堂制”、“退思堂制”款。
【咸丰瓷器】造型更加笨拙,胎体厚重,胎质粗糙,施釉厚薄不匀。厚釉者釉面呈波浪纹,薄釉者釉面有橘皮坑。比较重要的新器形是长方形斗杯。青花瓷的青花色调也有两种,一种为青花色调较沉稳者,类同于嘉道青花之佳美者;另一种为色调黑灰或淡青、蓝色飘浮者。咸丰粉彩瓷器官窑制品较精,有的还加绘斗彩和描金。粉彩彩色亦喜欢用雪青色,同时还多用佛头青蓝色,比道光粉彩浓烈,俗艳刺目,被称为“色品”。粉彩上已较少使用轧道工艺。图案纹饰内容简单,纹饰布局不紧凑。所绘人物图案多数形象生硬,鼻骨高直隆起有勾。咸丰瓷器款识以楷书为主。官窑楷款侧锋用笔,字体清秀端正,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楷款或六字三行横式楷款,均无圈栏。篆书款为六字三行横式,亦无圈栏。其款字有青花款或红彩款、刻款等。民窑器中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多草率或减笔,难于识读。
【同治瓷器】同治(1862--1874)朝时间较短,瓷器制作基本沿袭前朝,制作量和传世量较少。官窑器值得一提的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的定烧用瓷,一般器型硕大,彩绘多红,寓意多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鸿喜齐天等,但存世极少;其二为慈禧用瓷,器物一般款识为口沿下有“大雅斋”楷书款及“天地一家春”印章式篆书宽、外底有“”红彩楷书款。官窑器多用“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或“同治年制”四字楷书青花款,少数仿康熙的白地红彩瓷用“同治年制”四字楷书红彩款。还有少量“体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字体书写十分规范。另外,还见有金彩款、抹红款,在茶叶末、瓷器上多见刻款。民窑瓷器流行红彩篆书图章款,但字体不正、书写潦草。
【光绪瓷器】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龙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龙即不断出现在瓷器上,至光绪年间,则大量出现。这时期的龙,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少了些威严、呆板,使龙仿佛从深宫走进平常生活,似乎还有些可爱。另外,瓷器中还不断出现外国人生活的场景,且“洋味”十足。这时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宋五大官窑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几可乱真。无论是青花、粉彩瓷器等,无不造型生动、胎体坚硬、釉色温润、韵味十足。 探讨光绪瓷器为何绚丽多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1840年,大清帝国在英国船坚炮利的攻击下,被迫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随后,“洋风”吹来,吹进这古老、尘封已久的帝国大门。此后,有关西洋体裁的作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制造”瓷器上。至光绪年间,不仅“洋风”仍吹,同时科举被废,新学诞生。实际上,中国的单一文化,已渐渐融入多元文化。
【宣统瓷器】“其胎体,一般较轻薄,胎质细密。釉面色白、匀净。由于烧结度高,瓷器以手指叩击发金属声,现代瓷的特征很强。官窑瓷器形制规整,器形种类与光绪相类。只是生产数量少,较为珍贵。宣统官窑瓷器的青花发色鲜亮,超过光绪朝。此时又有少量珐琅彩烧造,质量不如雍、乾作品,但也较珍贵。珊瑚红釉器较多见。其色泽较浅,红中泛黄色。粉彩器大体上也与光绪相似,但制作更精美。宣统官窑瓷器的装饰纹饰亦类同于光绪朝,但绘画较精细。宣统官窑的款识有“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竖写楷书款,无圈栏,以青花料写款。篆书款则多为红彩、赭彩或墨彩款。其民窑款识仍类光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