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清代时期的钱币比较雕母还要珍稀,基本在民间看不到
我们都知道清代时期没有使用机制币以前都是用铜钱作为使用的货币,铜钱用于流通的那些我们把它们都称之为子钱,然而等级比它们还要高的就是母钱,母钱对于我们普通的收藏者来说就是比较珍稀的一种钱币了,母钱的收藏空间比起一般的钱币收藏空间就要大很多了,母钱上面就就是雕母。
雕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钱币,它的诞生也是需要经过很多层审批和人力才能完成。据清朝一代泉师鲍康所著《大钱图录》记载“徐福卿工部云,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侍郎’鉴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惟老启盛斋顶戴铺精此技,印范不挂沙),其穿口(局呼金口)非钱局人不能凿,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以后开铸,悉用母钱印范”,文中指出翻砂铸钱的过程是先制作一枚祖钱,再用祖钱翻铸母钱,然后流通钱全部用母钱翻铸。而且祖钱在印范时不挂沙,这是雕母的特点,也是很重要的特点。
因为雕母的雕刻可以不完美(这一点可以从历代流通币钱文的不同形态可以看出),雕刻出什么形态的钱文就可以翻铸什么形态的钱文,不会影响翻铸钱币。但是如果雕母在印范时挂沙的话,会破坏钱范里的钱文,翻铸的钱文会模糊不清,无法证明什么时期的钱币,失去了重新制作钱币的意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雕母的铸造是非常的严格的。
其实雕母没有成型前还要一道工序,就是审批下来,一般情况下就是由特定的然制造好类似雕母一样的钱币,这种这种钱币的制造材料基本上是那种比较软一些的材质,可能是木质的,象牙的、锡的,骨质的等。这种审批基本上就是皇帝或者非常重要的人来审核,只有审核通过了才能开始铸造雕母钱币,我们 一般把这种用来审核的钱币就叫做“进呈雕母”。这种钱币基本上是一种版本只有一枚,所以极其的珍贵。一般在民间就看不到。
上面这枚咸丰宝泉局木雕小平钱,方圆规整,包浆熟旧,刀工严谨,有书风相近的铜钱,可相互印证。该钱发现于山西晋中一带,直径26毫米,略大于流通钱,可称为进呈样钱的标本。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制造工艺是不是非常的精湛,而且钱币的整体都是经过特殊的处理。
如果你喜欢本文,想要第一时间获得更多精彩推文,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见证个人成长,拥有自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