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变化,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已由常年的偶发性病害,上升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一旦发生即发展迅速,危害重,发生后轻者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

一、症状

玉米茎腐病多在玉米开始拔节时发生,主要危害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出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首先叶鞘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这是初期症状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茎秆开始染病,这是中期症状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剖开叶鞘,茎秆已经腐烂,这是后期症状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最后导致植株枯死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这是田间植株枯死症状

玉米这个病,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播种时就要防治

这是田间发病症状

二、传播途径

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

三、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2、药剂拌种: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毫升,兑水500-60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拌种母液,然后将拌种母液与40—60斤玉米种子充分混匀,使每粒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对幼苗的危害。减少病菌经伤口传入的机会。

3、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氮、磷、钾肥优化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通气不良而损伤根系,影响根部的呼吸作用,导致发病。

4、化学防治:生产上最好在田间玉米发病初期,立即将病株割除,带出田外,并着重对玉米植株基部喷淋。这样能有效保护健康株不受侵染,防止病害在田间蔓延。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隔7-10天喷灌1次,连治2-3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