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辣椒疮痂病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

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是辣椒生产上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之一,每年均有发生,可引起大面积叶片脱落,造成严重减产。

主要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果实;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状的黑绿色至黄褐色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叶背面稍隆起,水泡状,正面稍有内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直径0.5厘米左右,边缘略隆起,表面粗糙,引起烂果。

辣椒疮痂病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

叶片发病症状

辣椒疮痂病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

严重症状

辣椒疮痂病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

茎秆发病症状

病原特征

辣椒疮痂病病原菌称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具极生单鞭毛,能游动(图2-23)。菌体排列链状,有荚膜,革兰氏阴性,好气。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旺长期易发生,病菌从叶片上的气孔侵入,潜育期3~5天;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脓借雨水飞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发病适温27~30℃,高温高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高湿持续时间长,叶面结露对该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辣椒疮痂病最详细的图文识别与防治

果实发病症状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露地辣椒可与葱蒜、水稻或大豆实行2--3年轮作;应选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栽前大田应浇足底水,施足底肥,并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播种前,可用55°C温水烫种15分钟,后移入30°C中浸种10小时,然后,再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晾干后催芽播种。

(3)加强苗期管理,适期定植,使用百绿丰液肥,促早发根,合理密植,移栽后应喷施新高脂膜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辣椒茁壮成长。

(4)加强田间管理,应及时深翻土壤,加强松土、浇水,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或配方进行防治:

2%多抗霉素800倍液,或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27%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8%波·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地表,使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为好。每7天喷l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