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厌别人,是成年人应有的自律
01
作家林清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僧,在月色中散步,回到住处的时候,却看到一个小偷,正在房间里翻找东西。
高僧家徒四壁,小偷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找到。
小偷出门时,遇到了高僧,惊慌失措。
高僧脱下衣服,递给小偷,说:“你走这么远的山路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第二天早晨,高僧的家门口,放着一件外衣,叠得整整齐齐。
高僧感叹道:“我终于送给了他一轮明月!”
教化一个人,不仅仅要用蛮力,还可以用温暖去感动他,用真诚去打动他。
《菜根谭》有言:“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待品行不端的小人,用严厉的态度去斥责,并不难,难的是不讨厌他们;对待道德高尚的君子,对他们恭敬不难,难的是对他们有礼貌。
对小人怨恨,因为他们做了坏事;对君子尊重,是佩服他们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嫉妒君子,仇官仇富的心态,暴露无遗。
02
从你讨厌的人身上,看到了你的影子。
《贞观政要·任贤》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站在你面前的人,其实是你的“反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你的样子,暴露无遗了。
你的眼睛看到谁,那么你的眼珠里,就有谁的样子;同时,对方的眼珠里,也有一个“你”。
人啊,可以看到别人脖子上的灰尘,却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有什么?
也许,你的脸上,有雀斑,有皱纹,有黑点,也有灰尘。
你讨厌别人,其实是讨厌“看到真实的自己”。
比方说,一大早出门,你看到了邻居牵着狗散步。你很讨厌狗,于是乎就给了邻居一个难看的脸色。邻居也不甘示弱,狠狠地瞪了你一眼。
你和邻居互相讨厌。你以为自己很高贵,其实你的内心也很不友好。
人与人交往是相互的。你讨厌谁,说明你和他“差不多”,有很多类似之处,或者你和他是两个极端,谁都不服谁。
学会以别人为镜子,整理自己的言行、衣冠、心态,不讨厌别人,你就有了“内心的自觉”。
03
优秀的人,更容易被人讨厌。
每个人都有嫉妒心,看不惯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因此,你讨厌的人,也许根本不是小人,而是君子。
作家张爱玲曾说:“最讨厌是自以为有学问的女人和自以为生得漂亮的男人。”
是啊,谁不会讨厌人?谁又不被人讨厌?每个人都习惯了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名人也一样。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娘娘腔”的男人,说话像女人一样。大家都讨厌他,但是他很乐观,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还常常帮助别人。
有一次,他男扮女装,在元旦晚会上,表演了节目。
有同学说:“看到‘娘娘腔’,我都要吐了。”
多年以后,这个同学,在深圳一家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混得不错。
上个月,几个同学小聚。这个同学也在其中。
“我觉得,你啊,就像李玉刚一样,敢于‘挑战’自己,有了不一样的能耐,佩服。”一句阿谀奉承的话,却很好听。
李玉刚没有成名之前,家人都不喜欢他“男扮女装”,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是成名之后,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谁能够说,一个人在成名之前,不优秀呢?只是,我们习惯了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今天的乞丐,可以变成明天的富人;愚昧无知的人,也能够变成智者;高高在上的人,可能跌落神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谁能说,小人就是不优秀的人?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每个人都有“差别心”。
当你毫无差别心的时候,你就真正控制了自己的“偏见”,也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了,你的自律力,可见一斑。
04
不讨厌别人,你的生活才会真正变好。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每一次表演时,都会鼓励自己“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做人,应该专注事情的本身,不必管有没有意义,也不要在乎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成功。
你盯着别人的缺点看,讨厌别人,其实是过分在乎外界对你自己的评价了。
你不去看别人的眼睛,怎么知道别人一直盯着你呢?
你总是讨厌别人,是你的格局太小;你在乎别人的讨厌,也是。
有人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去过100 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去了法国才知道,女人有气质,男人有情调。
去了希腊才知道,除了蓝白没有别的色调,心情一下子就变好。
去了德国才知道,啤酒只是一种饮料,它又叫液体面包。
去了拉脱维亚才知道,美女身材很火爆,而且多得找不到男票......
当你真正见多识广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值得被讨厌的人,也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
人生啊,轻如羽毛,谁都不要说谁。
《被讨厌的勇气》里写到:“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有人讨厌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针过日子的标记。”
讨厌或者不讨厌,都是狭隘的,有偏见的。唯有撇弃,才能活得自由。
真正自律的人,不要求别人如何,只要求自己如何。
你给别人一个笑脸,你就收获了笑容。
好日子,是从微笑开始的。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