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逼自己养成这四个习惯,生活越来越顺
01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繁华如过眼云烟,一转身就不见了。如果你还抱着不松手,你就是被繁华抛弃的一粒尘埃。
人这一生,最正确的活法,就是活在当下。
作为退休老人,要看清自己的年龄,还要认识社会真相,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顺着人生的发展,推动自己,生活自然就顺了。
因此说,以下四种习惯,需要逼着自己养成。
02
第一,逼自己舍弃职场圈子,回归安宁。
北宋文豪欧阳修,在洛阳为官的时候,结交了梅梅尧臣、富弼等朋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选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一批官员。大家以文会友、以文治国,还不热闹。
庆历五年,欧阳修被政敌诬陷,被贬滁州。
从前呼后拥,到独自前行。他的心情很不好受,常常借酒浇愁。
闲来无事,写下《醉翁亭记》,说:“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大概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看清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欧阳修又写了《题滁州醉翁亭记》一文,说道:“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原来,等酒醒了,就感悟到了鸟语花香,就听到了溪水流过岩石的声音。最好的日子,就是行走在山间里。
酒杯中,人生显得格外热闹。放下酒杯,总是念念不舍。
人是爱热闹的,要不然,大家都不会向往北上广深了,而是会厚爱郊野、山谷。
可是,当你退休之后,就意味着不得不离开热闹的地方,回归安宁了。不管你住在哪里,别人称呼你什么,都是表面的客套,别太当一回事。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感悟。但是不难发现,真正的快乐,是在山水之间,而不是在推杯换盏之中。
没有了圈子,就可以安心读书,好好照顾家庭。贪念职场上的“酒局饭局”,珍惜过去的荣誉和利益交换的朋友,就会把晚年的幸福弄丢。因此,习惯性拒绝圈子,人生就会重获自由。
03
第二,逼自己善待儿媳、女婿,珍惜家庭。
很多老人,希望儿媳、女婿对自己好一些,能够得到应有的孝顺。可是他们没有反过来思考——你把儿媳和女婿当外人,凭什么要“外人”孝顺你。
比方说,嫁女的时候,一开口就要几十万的彩礼,女婿因此变成了穷困潦倒的人,他以后拿什么孝顺岳父母?婆婆对儿媳吹胡子瞪眼,指挥儿媳这做那,儿媳怎么会有好脸色?
认真想一想,你对别人的好,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上;你对别人的恶,也是如此。
聪明的人,从退休那天开始,就会主动帮助儿女做点什么,习惯性想起儿媳和女婿的好,而不是记住他们的丑陋。
都是一家人,免不了有矛盾。女婿、儿媳不是你的骨肉,想要做到“视如己出”,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如果你不大度一些,不懂得主动示好,就难以做到。
在为儿女护短的时候,同时给儿媳、女婿点个赞,家庭就有了温度。家人和睦,老人有依靠。别以为,有了退休金,就神气活现,不要人管了。
04
第三,逼自己少说多做,少惹是非。
退休之后,我们喜欢呼朋引伴。一群人去看风景,在花丛里拍照,在山水间嬉闹。
因为有了某个爱好,结交了志同道合的人。
走出职场圈,加入生活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样的事实:每个人的认知不同,人与人的层次不同,退休金的多少也不一样。
如果你习惯了固执己见,那么你就会和周围的人无法相处。别人说的话,你不爱听,因为没有表达出你的意思;大家要做的事情,你不想参与,因为不符合你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你看不惯某件事,非得要说出来,导致别人不高兴。因此,老人之间,也有了隔阂,甚至争吵不休、反目成仇。
有修养的老人,习惯了看人长处,不看人短处。从而,他的眼里,都是好人。如果有不合适的人,悄无声息地离开就好了。
从你退休的那一天开始,和任何人都没有利益冲突了。与人交往的本意,是为了开心。言语上的争执,毫无意义,不如戒掉。做好自己,树立榜样,问心无愧。
05
第四,逼自己严格自律,留住身体。
很多人,在退休之前,想好了,要每天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远离牌局酒局。但是退休之后,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日子从此变得“慵懒散”。
村上春树说过:“跑步对我的人生而言,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
把锻炼的事情,当成必须做的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你才会身体越来越好。
不管退休金有多少,只要身体好,你就赚了。一方面,医药费的事情,与你无关;另一方面,你活得久,得到的钱,自然就多了。你这是一举两得。
每天都逼着自己去做某件事,久而久之,你哪天不去做,反而不习惯了。这就是行动上的“惯性”在支配你,在推着你走向健康之路。
06
哲学家康德说过:“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一个人的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你活成了自由散漫的样子,你就会一无所有。
因此,我们要自觉去做点什么,朝着既定的方向走,不要弄丢了自己。
人老了,离开职场,生活变成了主战场,所有的幸福,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考虑长远,日积跬步,福气自然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