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活成一道光
01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也许,借光前行的人,是你自己,也许是同路的人,也许是一个迷路的陌生人。
人到中年,生活很苦,但是我们必须砥砺前行,如果停下来,就注定没有了希望。与其抱怨,不如微笑向暖。
做人,如果心中有光,就再也不惧黑暗。
02
中年之光,为己点灯。
作家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写道:“人总有一段时间,只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这些有价值的人的肯定,以及习惯旁观者的背景音。”
当你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没有人告诉你,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也没有谁,可以让你依靠。当你去寻找依靠的时候,一定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你。
为了生活,我们拼命赚钱,努力在异乡扎根,建立一个像那么回事的家庭。
可是,太多的人,信心满满,却又伤痕累累,还是以失败告终。如何花最少的钱,最少的精力,做最大的事业,需要认真琢磨。
只要方向对了,智慧和力量足够了,努力折腾几次,就能事半功倍。
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手下有三个徒弟。
有一天,禅师想考一考徒弟们的智慧。他说:“每人带十两银子下山,买下一些东西,把我们所住的小屋填满。”
第一位徒弟,买了市场上很便宜的棉花、海绵,结果房间只是填满了三分之二;第二位徒弟,买了很多稻草,结果房间只是填满了五分之三。
第三位徒弟,空空两手回来了。他让大家走进屋子,然后关上门窗,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他拿出一根火柴,咔嚓一下就点燃了。屋子顿时变得亮堂,连屋角都是“光”。
事实上,第三位徒弟,只是花了两文钱。
当你很穷、也没有人脉的时候,你只要找到了“捷径”,开启智慧,就能让自己越来越完满。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比方说,你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你有力量,去给人装修、工地搬砖,也能养活一家人。如果你还能苦中作乐,把苦难的生活拍下来,兴许还能赚到网络平台的钱。
世上哪能没有路?只是你没有发光,眼前都是暗淡的。
03
中年之光,为人引路。
明朝文学家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流放到了贵州龙场。
当地的人,看到落魄的王阳明,丝毫也不同情,还处处刁难。当地居住环境恶劣,让人寝食难安。随行的几个随从,活得郁郁寡欢。
王阳明开垦农田,种植粮食,搭建茅屋。不管当地的人对他多么不友善,他都不会去回击。
到了秋天,农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获得了丰收。当地人心动了,主动低头求教。王阳明毫不保留地把耕种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很快,农场里的气氛和谐了,他还带领当地的人一起读书,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也从此开始发扬光大。
常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当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的时候,那么自己的眼前,就会看到很多的好人,也会被他们感染。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善待“它”,那就一定可以从中获得温暖。每个人都献出一点温暖,世界就是温暖的人间。
做一个有光的人,为别人引路,表面上吃亏了,其实是汇聚了更多人的福气。
人到中年,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成为了一群人的首领,那么自己的主张,就会得到大家的呼应,很快就能实现。
要懂得,不管多落魄,都别忘记你的善良之光。
04
中年之光,持续亮堂。
汉朝文学家刘向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现实生活中,很多四五十岁的人,一开口就说“我不会、我学历太低、我都是老朽了、看儿女们的”之类的话。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人”。
真正可以打败一个人的,不是苦难,而是无知、恐惧、心魔。
如果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么就努力读书,从工作中汲取经验,从社会上寻找人生的路,向身边的人讨教,向老人低头。你还可以,一个人静坐,慢慢读书,从古人的智慧里,寻找成功的办法。
我们总是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更要明白,如果你不常常把金子上的灰尘擦掉,那么金子也会变得暗淡。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有青春活力,不是他们可以阻止时间的脚步,而是他们一直在成长,从未停下。
有一位哲人说过:“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人到中年,在金钱、利益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精神富有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05
优秀理论家萧楚女说过:“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人到中年,恰如蜡烛燃烧到了一半的位置。此时,应该是光芒最大,火苗最旺的时候。你不要活成“昏暗无光”的样子。
要知道,当你努力把光芒捂住的时候,光芒就会熄灭,放开手,光芒不仅不会熄灭,还会照亮一大片地方。
狠狠赚钱,那只是生存,努力发光,才是真正的人生。
为自己点一盏灯,人生不迷茫。
为别人点一盏灯,处处遇贵人。
人生难不难,始于你的态度,终于你的认知。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吧,你会精彩不断。
与朋友们共勉。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