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识趣”,是一种很高级的情商

01

看过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是别人的配角,也是自己的主角。能够拿捏住分寸的人,才能演得惟妙惟肖。

也许,你会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凭什么要逢场作戏?现实会告诉你,即便是三头六臂的人,也要找人合作,要低头求人。

能够让你成事的,大部分是依靠人际关系。智商决定如何开始,情商决定如何成长和结束。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很“识趣”,总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让别人舒服,自己才会更舒服。

“识趣”,是一种很高级的情商

02

识趣的人,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唐朝初年,有一个姓卢的人,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后来以砍柴为生。

有一天,他听到有人讲禅理,觉得很有用,就去了黄梅双峰山,成为了泓忍禅师的弟子,改名慧能

泓忍要挑选衣钵的接班人,要求弟子们展示自己的智慧。

当时,泓忍身边有一个高徒神秀,读书很用功,做人很善良,大家都认为,他是最佳接班人。

慧能冥思苦想,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比之下,慧能的智慧稍胜一筹,并且泓忍也非常欣赏,把衣钵传给了他。

俗话说:“两虎相争, 必有一伤。”

慧能心知,自己虽然聪慧过人,但是一拳难敌四手,终究要被人排挤。他主动退让,回到了潮州,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有些事情,看透可以,说透不行。如果真的说透了,就要懂得避让,否则别人的锋芒,会伤害到你。

印度有一句名言:“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不管你多厉害,都不要把别人比下去。当你糊涂的时候,就是稍逊一筹,也许会受到嘲笑,但是你会活得更加自在。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言行举止也就不同,你应该量力而行,别不识趣。

03

识趣的人,善于打圆场。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矛盾,稍有不慎,矛盾 就会升级,并且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

你可以和很多人交往,也可以同时和几个人合作,但是你必须要学会如何“左右逢源”。你不能因为一方,去得罪另一方。

农村有句土话:“你凭什么只喝一杯茶,喝两杯茶,不好吗?”

宋朝时,文豪苏轼和秦观,因为虱子的来源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苏轼认为,虱子是人身体上长出来的;秦观认为,虱子是棉絮里长出来的。

他们一起去请教佛印,希望能得到公正的评判。

佛印是他们两个人的好友,不管帮助谁,都会得罪另一个人。忽然,他笑着说:“虱子的头来源于人的身体,脚来源于棉絮。”

争来争去,一笑而过。谁都不计较谁,大家还可以一起喝酒聊天。

显然,识趣,是社交关系的“润滑剂”。

掐准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把握感情的来龙去脉,再开口说话,声音就不会刺耳了。

“识趣”,是一种很高级的情商

04

识趣的人,懂得及时低头。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一个人喜欢和别人争执,并且非得赢一局不可,那么他就会出现“脸红脖子粗”的难堪形象。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丢掉了面子,才会有面子。一低头,啥事都没有。

做人,最容易“一根筋、认死理、不开窍”。殊不知,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只是一个面,并没有全面把握。

比方说,一群盲人去摸大象。摸到耳朵的人,认为大象像簸箕;摸到腿的人,认为大象是柱子一样的;摸到鼻子的人,认为大象是弯的;摸到象牙的人,认为大象是很长很细的......

低头,就是接受别人的观点,哪怕别人说错了,也可以接受。毕竟,错误也是对事物的认知。

有一个富人说:“我们成大事的人,从来不要面子,可以把面子丢到地上,踩几脚。”

给别人退路,你自己也会有活路,这样的话,面子迟早要捞回来的。

05

识趣的人,做人更有风趣。

有道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人与人交往,最容易以“第一印象”来衡量人。而这样的印象,多半是看人的外表得到的。

三国时期,刘备看到了庞统,因为他的外表很丑,就不重用他。后来,庞统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管辖的地方治理好了,还为刘备出谋划策,令人大赞不已。

高情商的人,不会以貌取人,而是以“情”看人。用真情去看别人,用心去理解别人,就会发现,人人都是可塑之才,都有美好的一面。

如果你自己特别识趣,那么你也会有风趣,能够从内心深处去改变自己。

俗话说:“交人要交心。”真正靠谱的人,是打心眼里感受到温暖的人。

“识趣”,是一种很高级的情商

06

小说家倪匡说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千万要识趣。不识趣,十分凄惨,自己或许当时不察觉,一旦自己明白了,那就会恨自己当时如何会如此不识趣,后悔不已。”

“识趣”两个字,拆开来,就是“识”和“趣”。

认识自己,认识周边的环境,认识别人的真面目,你才能找到最好的社交方式,凡事因人而异;做人有趣一点,低头抬头都很自然,即便说错了什么,主动道个歉,自我解嘲一番,也就过去了。

不识趣的人,就像一根针,处处与人针锋相对,难以相容。

愿你我,相识满天下,趣味相投有几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