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闲事越少,生活越好
01
常言道:“少吃咸鱼少口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老了,最难得的不是高朋满座、推杯换盏,而是生活清静,怡然自得。
陶渊明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不管年轻的时候,有多威风凛凛,都是过眼云烟了。你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像隐者一样活着,心境好了,事情少了,生活自然就好了。
02
少管别人的私事,少惹是非。
在《喻世明言》里,有一个叫蒋兴哥的商人,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
有一年,蒋兴哥外出经商,妻子和女丫鬟在家。
隔壁家的薛婆,靠给别人做媒为生。一个叫陈大郎的男人,给她一百两银子,还送了两块金子,然后说:“我很喜欢蒋兴哥的妻子。”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不管一对夫妻吵闹到什么地步,都不能去拆散他们。更何况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呢?
薛婆见钱眼开,帮助陈大郎牵线搭桥。事情败露之后,蒋兴哥把她的房子都拆了,还把她赶到外地流浪去了。
人老了,要积德积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对于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又何必去管呢?你不做,自然就不会有灾祸了。
任何一个人,都有两面——一面理智,一面冲动。老年人,虽然社会经验丰富,但是年纪偏大了,对于是非,难以精准分辨。
别人的私事,是比较隐蔽的事情,你要是知道了,都要迅速忘记;要是参与了,就要及时退出。最好是,不闻不问。
03
少管过去的破事,活在当下。
人生一路走来,难免会有一些闹心的事情发生。特别是中年的时候,家庭、事业、爱情、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赡养问题,都会令人烦恼,并且因此带来各种争吵。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在对生活存着理智的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够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 ”
用理智的态度对待人生,把过去看淡,以后的生活,才会真正的自由。能够困住一个人的,不是当下没有饭吃,而是内心很困惑。
放下过去的一切,就是给心灵松绑。
夫妻吵闹的事情,你不计较,感情就会更好,哪怕爱人曾经背叛了家庭,既然原谅了,就原谅到底;退休那天开始,职场就和你关系不大了,不要和任何同事,再有恩怨了;同学、朋友,陪你走了很远的路,后来分道扬镳了,也不要再去找他们聚会了,毕竟大家不存在利益瓜葛了......
和过去的破事一刀两断,当下就可以轻装上阵了。边走边扔,是减负的开始。
04
少管网络的乱事,见怪不怪。
我的母亲,自从学会用微信之后,每天都会转发几十条信息到朋友圈里,还在亲戚群里不断发表情包。
有一天,母亲在亲戚群里说:“某天,有车从广东来,如果有人想坐顺风车,就联系。”显然,这条信息是恶意的,并且有行骗的可能。
对于网络的骗局,很多老人会麻痹大意。一方面是他们对网络的认知度很低,一方面是网络信息太多了,真假难辨。聪明的老人,只是看一看,不会评论,也不会随便转发。
有句话说得好:“要是经常往上看,你会长高,如果老是低着头捡便宜,你就会驼背。”
人老了,不要做低头族,要常常抬头,看一看天空;很无聊的时候,可以出去走一走,牵着老伴的手,看看风景。
05
少管邻居的丑事,一笑而过。
作家周国平说过:“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
身居闹市,我们不得不和小区里的人打交道。虽然,城里的人,习惯了各扫门前雪,但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要笑一笑,说句话,甚至会有互相关照的时候。
比方说,邻居工作很忙,家里的孩子,放学后,没有人管,就委托楼上楼下的老人,照顾几个小时;老人身体不太好,不得不请邻居帮忙买菜,或者扛煤气罐等。
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住了很多年之后,邻居也会变成很亲近的人。因此,一些闲言碎语,自然就会传到你的耳朵里。
作为老人,对于邻居家的事情,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帮助邻居的事情,可以管一管;损害邻居的事情;千万别管,抱怨邻居的话,一句也别说;看不惯的事情,要多包涵;不知真假的事情,不要过问。
多记邻居的好,少记邻居的不好,这样的话,邻里之间就会更加和睦,邻居也会成为你生活中的“支柱”。
06
唐朝拾得禅师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郝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一个幸福的老人,不是吃好喝好,每天无所事事,可以自由泛滥,而是打扮朴素,粗茶淡饭,一切随缘。如果有人和你有矛盾,那就别去回应,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就不再记得了。
老祖宗告诉我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是善良的,对生活的态度是热情的,那么他就会一直往阳光的地方走,那些烂人烂事,都无法缠住他。
愿你我,管好自己,若无闲事挂心头,正是人间好时节。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