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格局:得势时有所不为,失势时主动作为
01
作家钱钟书说过:“得势时,把别人当人,告诫自己有所不为;失势时,把自己当人,提醒自己终有所为。”
深以为然。格局大者,得失坦然,顺其自然;格局小者,能得不能失,自私贪婪。
为人处世的智慧,皆在得失之间,不容小看。
02
得势时,善待别人,有所不为。
说起赵匡胤,我们立马会想到,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物。
其实,在赵匡胤的生活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典故——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有一天,他一个人外出,又累又渴。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西瓜地,他赶紧走上前,问瓜农:“西瓜怎么卖?”
瓜农说:“一文钱一个,不甜不要钱。”
赵匡胤摸了摸口袋,一文钱也没有。于是,他使劲吃瓜,还连续说“不甜、不甜”。
瓜农看了,说:“看你的样子,一表人才,怎么会这样做呢?”
赵匡胤羞愧难当。在发达之后,回报了瓜农万亩良田。
在我们笑话赵匡胤的时候,更应该看到瓜农的格局。作为故事中的“得势人物”,他没有恃强凌弱,而是坚持只要“一文钱”。
试想一下,当赵匡胤赖账的时候,一溜烟就跑了。瓜农也没有纠集村民,一起去围堵,而是选择了放过。
当时,瓜农也没有想过,会得到回报,他只是心痛自己的瓜,被人糟蹋了,可惜。
人性之善,可见一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做“索拿卡要”的事情,恨不得把一片鸡毛当成金子卖给别人。谋求暴利,希望暴富,让贪婪之心,一览无余。
在一些古装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大人物出行,请了很多仆人在前方引路,还有人抬着大轿子,横冲直闯。
有钱有势的人,凭什么要低声下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清朝大臣曾国藩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并且,他用行动告诉身边的人,什么是格局。比方说,他本应该坐绿色大轿的时候,仍旧坚持坐蓝色小轿子,被小官员冲撞了,也不计较。他在给弟弟的书信里写道,吾来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
一个人,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坚持压低姿态,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坏处。
不管你的王公大臣,还是平头百姓,当你处于上风的时候,一定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胡乱作为,本应该炫耀的事情,也要低调,收起自己的“锐气和锋芒”。
03
失势时,善待自己,主动作为。
在《警世通言》里,有一段关于赵匡胤的记录。
在他没有发迹之前,身边的人称呼他为赵大郎。虽然地位卑微,但是为人豪爽,常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
有一年,他犯事了,逃到了太原,住进了叔父赵景清所在的清油观。
彼时,清油观里来了一伙强盗,把一位叫“赵京娘”的女子锁在屋里,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赵大郎把京娘救出来,还一路护送她回到了千里之外的老家。半路,还想尽办法,把强盗头子制服了,为地方除害。
后人给赵大郎点赞:“不恋私情不畏强,独行千里送京娘;汉唐吕武纷多事,谁及英雄赵大郎。”
当一个人落魄的时候,没有颓废,还想着去做点什么,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
还有,一个穷困的人,总以为把好处揽到自己身上才对,不懂得要坚持善良——渡人亦是渡己。
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品格,任何时候都会对别人施以援手,他就不怕没有机会出头。自古以来,厚德载物。德行有多好,福气有多少。
做人,不能“等靠要”,而是要自己站起来。这样的话,低谷就变成了出发点。
04
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
人生没有固定的姿态,得意是一时半会的,失意也是。
有大格局的人,总是有“后顾之忧”,不会因为自己的功劳巨大,而迷失方向,把失意的时光,当成一个过程,慢慢蓄力,蛰伏起来。
古人仓颉在造字的时候,和群众一起劳动、吃饭,一起商量。大事用大结表示,小事用小结表示。
一个弯腰向内,表示为自己打算,就是“私”的意思;一个抬头挺胸,与人同起同坐,就是“公”的意思。
显然,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舍去了“私心”,拥有了“公心”。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会考虑到长远,也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事情之中,会及时调整自己,坚持初心;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咬牙坚持,非常有决心;事情成功的时候,会回报别人,舍去贪心。
生而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抱着一颗平常心,善待平常事,用善良去对付丑恶,用微笑去看待小人,用吃亏是福的精神去回顾过去。这就是一个人可以越来越幸福的活法。
得势也好,失势也好,不过是起起伏伏的过程,重要的是你要把“人”当人看。
门缝看人,会把人看扁,也会把自己的眼睛挤坏。
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人生苦短,放大自己的格局吧,风雨里,才能你我同行。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