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交往时,心机越重的人,越喜欢做这几件事
01
古人云:“正气在胸人坦荡,清风盈门家安康。”
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做两家事。
聪明的人,努力“求同存异”;愚昧的人,使劲“寻找间隙”。
我们把兄弟姐妹当成至亲至爱的人,直到受伤后,才知道有些亲人连路人都不如。
心机很重的人,是时候看清楚了,宁愿彼此疏离,也别互相伤害。
常做以下几件事的兄弟姐妹,需要警醒。
02
相处时,嫌贫爱富。
钱没有了,只是一时半会的困境,亲情没有了,却是一生的孤独。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当兄弟姐妹长大后,不可能经济水平一模一样。有人穷,有人富,还有人混混沌沌过日子。
从道义上来讲,富有的人应该拉一把穷人。不管是借钱,还是技术和平台上的支持,都是可以的。
可是,有的人,不仅不拉穷人,还在背后算计穷人,把兄弟姐妹当成一块垫脚石。
在《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两兄弟嫁女儿的故事。
明朝时,在浙江衢州府,有一对兄弟,哥哥王春,弟弟王奉,各生一女。按照当地的习俗,两兄弟的女儿,都举行了定亲仪式。令人遗憾的是,王春夫妻在女儿出嫁之前,病故了,家财和家事都只能交给王奉管理。
过年时,两个准女婿来拜年,王奉发现,哥哥家的准女婿潘华特别富有,人也很帅气。于是,他暗中做手脚,把两个女儿的亲事,进行了互换,自家女儿嫁给了潘华。
若干年后,潘华家庭落魄,还游手好闲。王奉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道是,目前贫富非为准,久后穷途未可知。
贫穷和富有,都是暂时的,看人关键看人品和学识。如果眼里只有钱财,没有亲情,那么兄弟姐妹交往,也会变成感情交易、利益互换,和商人没有什么两样。
贫富的差距,本是穷人奋斗的目标,如果变成了富人算计的筹码,手足之情就没有意义了。
03
遇难时,极力推诿。
在兄弟姐妹遇到难处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犹豫一下:要不要帮忙,帮忙之后,对方会不会有报答的能力?
在大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想:这应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吧,不应该自己去“挑大梁”。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真情面前,本能也是可以改变的。毕竟,做人不能“胳膊往外拐”。
比方说,父母生病的时候,需要一大笔医药费,应该由儿女一起承担,但是谁承担多少,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有心机的人,一开始就会找很多“逃避”的理由,用“自己读书很少、没有得到父母的房子、平时的存款被弟弟拿走了、父母帮弟弟带孩子”等来推脱自己的责任,达到少出钱的目的。
古人说:“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
做人应该和家人一起承担过错,不要争夺功劳。反过来做的话,是人生大忌。
家庭困难的时候,那些百般推脱的人,肯定是心机很重,他主动把自己当成了“外人”。
04
分家时,百般算计。
有一种人,一开口就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不管他做什么,表面上都是帮助大家,还损失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他是暗中把利益给自己,把一些“徒有其表”的东西,给了别人。
冯梦龙在小说里,写了徐言、徐召两个兄弟,他们在弟弟徐哲过世的之后,立马提出了分家。徐言和徐召商量了很久,一致认为,弟嫂不是“主要劳动力”,以后不能给大家庭带来收入,还是一个“拖油瓶”。
分家的时候,两兄弟把大部分家财归于自己名下,把两个五十多岁的奴仆留给弟嫂,还美其名曰——送给弟嫂两个“劳动力”。
人心薄凉,可见一斑。两个大男人,欺负“孤儿寡母”,这样的事情,可耻之极。
兄弟姐妹都长大了,分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公平公正,并且向“弱者”一方倾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肯定有人暗中耍心机。
05
求人时,道德绑架。
当我们看穿别人的人品之后,自然就会疏离他,根本就不会去帮他。
但是兄弟姐妹不同于“别人”,不能不顾及情面。
事实上,人品很差的人,往往懂得利用“于心不忍”四个字,他死皮赖脸地拉着兄弟姐妹,利用“哭泣、装可怜、父母的调解、长辈的安排”等,从大家庭里捞好处。
比方说,一个游手好闲的弟弟,常常去哥哥家混饭吃,隔三差五就去借钱。哥哥要是拒绝他,他就在亲戚群里说“哥哥心狠手辣、不顾弟弟死活”之类的话。
更可恶的是,那些借钱不还的兄弟姐妹,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反正你也不差那几个钱,是吧。”如果你去催债,他会说:“催什么,都是一家人,怕我不还啊,也太小心眼了。”
当感情变成了“感情牌”,人的心就变凉了。
06
人际交往,首重人品;兄弟姐妹交往,也是如此。
《菜根谭》里说:“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竞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能够相处愉快的人,都舍去了“投机倒把”之类的想法,即便是金子摆在面前,也不会有私吞的想法。
一个有良心的人,你给他吃一顿饭,就会感激不尽,以后也会尽量找机会,回敬你好几顿饭。
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不会因为一点点恩怨,就翻脸不认人,而是用爱去化解矛盾,感化那些冰冷的心。
遇到心机很重的兄弟姐妹,首先你要去感化他、包容他,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远离他。
人生太匆匆,别内外不分,别骨肉相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