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自律,越真实
01
朱熹说过:“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想要过上好日子,需要自我约束,而不能自由散漫。
道理很容易懂,但很多人却生活在“伪自律”的世界里,还不愿意走出来。
事实上,一个人的福气,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曾经你欺骗了世界,后来你要为所有的“欺骗”买单。
不难发现,真正自律的人,是那些活得很真实的人。
02
管住嘴巴,敢说实话。
春秋时,宰我问孔子:“假如我告诉一个善良的人,有人掉进井里了,他会跟着下去吗?”
孔子说:“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你去欺骗一个君子,愚弄一个君子,不能说明君子很愚蠢,而是你自己很愚蠢。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最可恶的人,不是那些落魄的人,而是那些透支社会善良的人、用虚伪来试探真情的人。
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想要造反,但是担心周围的人反对他,就想找来一头鹿,放在朝廷上,说:“看吧,这是一匹马。”
秦二世说:“这是马,你别乱说。”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马”,有人说“鹿”。很明显,说“鹿”的人,是同伙,说“马”的人是对手。
社会上,溜须拍马的人,并不少见,但是他们的话,只能让你飘飘然,失去自我。久而久之,就会让你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分明有两只耳朵,却等于没有一样。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
一边倒、一言堂、互相吹捧,这样的话,都是不可信的。
真正自律的人,把嘴巴管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闭嘴是保护自己,用沉默来表达;张嘴是提醒别人,用言语来温暖别人。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我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我选择离开。”
管好嘴,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天都马虎不得。
03
管住眼睛,查看实情。
孟子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郑国的大臣子产拿着一条活鱼,放到池塘里,让管池塘的人把鱼照顾好。
过了几天,管池塘的人,把鱼捞出来,吃掉了。然后告诉子产:“这鱼很调皮,顺着流水的方向,游走了。”
子产点点头,说,鱼去了自己向往的地方,获得了自由。
荀子也说了一件关于子产的事情:郑国的邓析,处处唱反调,还说“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的理论。按照他的逻辑,白马不是马,也是成立的。因此,“郑国大乱,民口欢哗”。
子产收集了邓析造谣的证据,然后治罪邓析。
有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不管多大的物体,只要你的眼睛被蒙住了,就看不到了。一副墨镜,可以让你的世界变成黑色,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个自律的人,会用好自己的眼睛,结合自己平时知道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有些时候,把墨镜戴好,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给别人台阶。
不难发现,子产放过养鱼的人,是因为他活得不较劲,揣着明白装糊涂。并不是他看不到真实情况。
因此,宋朝宰相王安石给他点赞:“子产之政使人不能欺,夫君子可欺以其方,故使畜鱼而校人烹之;然则察之使人不能欺,岂可独任也哉。”
眼睛怎么用,眼光放在哪里。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和智慧。
去景区的人,有人看到了垃圾和人头,有人看到了风景,还有远处的阳光和大海。
用好眼睛,其实是虚实结合,最终回到实处。
有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们的眼睛,就看你用不用心寻找,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和他们一起洞察这个世界。”
一个人的自律,往往是这样的——用眼看东西,用心看世界;目之所及,就是做人的格局。
04
管住身体,多做实事。
复旦大学老师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写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所有的感悟,都来源于亲身的体验。于娟老师是一个爱事业的人,但是她却被癌症折磨了很长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人,最长久的打算,就是——留下好身体,不愁没柴烧。
管好身体,坚持锻炼,不去做“打卡”的动作,坚持下来了,人生才会长久。那些常常去健身房亮相,到图书馆自拍的人,都是“伪成长”。
此外,我们还要用好手,做一个勤劳的人。职场上,做一个有成绩的人;创业时,敢于挑战自己,敢于从低谷里走出去;在家里,主动做家务,照顾好孩子和父母;在社会上,尊重规矩,照顾好弱者,敢于揭露坏人的恶性。
你要是糊弄自己的身体,假动作做得越多,后果就越糟糕。
身体好不好,成绩有没有,来不得半点马虎。你欺骗了别人的眼睛,其实是欺骗了自己的“命运”。
05
人生一路走来,会遇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有诱惑,也有陷阱,还有成绩。你需要用一把最严格的尺子,去衡量。
谁都没有办法保证听到真话,看到真事,从不做假动作,但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趋势判断力等。
庄子说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要懂得,真金不怕火炼,虚情最怕较真。
长路漫漫,你我同行,真诚以待,岂不快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