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处的三个公式
说起婆媳关系,很多人就头痛。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婆媳都无法相处,一直水火不容;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不可调和。
从好的婆媳关系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相处的规则。
以下三个公式,不管是媳妇还是婆婆,需要学会。
01
“1+1﹥2”:你让我让,天宽地阔。
有这样一个逻辑:婆媳关系好了,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她们的感情会波及到两个人的丈夫,然后波及到小姑、孙子。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在候车厅遇到一位保洁阿姨。
阿姨白发苍苍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攀谈了几句。
阿姨表示,她已经退休了,快六十岁了。出来做事,拿了工钱,会给儿媳一些。她对儿媳好,儿媳就会对儿子好,孙子也会过得更好。
把钱给儿子和儿媳,是不一样的。
儿子和婆婆一个鼻孔出气,会被儿媳当成“妈宝男”,产生怨恨情绪。
儿媳和婆婆互通有无,把儿子疏远了,儿媳会很开心。另一方面,儿子和母亲有血缘关系,就是闹一点情绪,还是会理解和包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明摆着。
如何做到礼让呢?关键在一个“礼”字。
我们去别人家做客,会显得很有礼貌,就是有不合适的地方,也会包容。因为习惯性客套。
如果儿媳可以把“客套”坚持下来,那么儿媳就长期有客人的感觉,不会强行要求自己变成婆婆家的主人。也就是说,自己不会主动去夺取“当家人”的位置。
婆婆把儿媳当成客人,任何时候都客客气气的。儿媳是家里的贵人,是来帮助自己家的。这样的态度,会让儿媳很有面子。
家是一个整体。不管婆婆多厉害,留下来的钱财,都是儿子儿媳的。谁都不要争,顺从家庭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好了。
有一个词语叫“消极对抗”。也就是说,做人像棉花一样柔软,就能够和家人好好相处了。强硬的态度,那是用来对付敌人的。
02
“100-1=0”:旧事清零,当下安好。
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婆媳之间,可以坚持几个月不闹别扭,但是坚持一年不闹别扭就很难了。
很多人,一生气,马上就会翻旧账。
我的母亲,生气的时候,会这样说:“你当初买房,不也拿了几千块钱吗?”
我反驳一句:“一套房子,几十万,你拿几千块钱,算什么?”
接下来,矛盾就升级了,导致两个人几天都不说话,脸色也非常难看。
看过一条信息:贵州一对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因为男方送过来的内衣太小了,导致女方很不满意,拒绝参加婚礼。
接下来,双方父母、亲戚朋友把长期的积怨,都抖落出来。导致年轻人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作家安妮宝贝说过:“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很多人,一直沉迷在过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曾经遭遇了什么,别人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故事情节,如数家珍。
更可怕的是,好事一件都不记得,坏事都记得。比方说,过节时,儿媳买了鞋子给婆婆,婆婆不领情;儿媳忘记了买蛋糕,庆祝婆婆的生日,被当成“故意忘记”。
好的婆媳关系,都要从当下开始。不管过去有多不愉快,就说一句“算了”。
“100-1=0”定律告诉我们,不管你以前做得多好,只要有一次没有做好,就意味着满盘皆输了。
在家庭里,我们把“100-1=0”定律反过来看,就变成了这样:不管以前多不好,只要现在有一件事,是好的,那就全部都好了。
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多一分关爱,多一个笑脸,哪有解不开的“仇怨”。
03
“3+7=10”:三分糊涂,七分明白。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母亲李氏,很会处理婆媳关系。
有一天,儿媳家煮了鱼汤,让家童送给李氏。家童闻着鱼香,忍不住把鱼汤喝了。
过几天,儿媳问李氏,鱼汤味道如何。
李氏随口就说:“还不错。”
当儿媳发现家童的丑事之后,李氏说:“孩子贪吃,是天性,何苦为难呢?”
很多的矛盾,需要一个缓冲带——糊涂。
我的姑姑,一直在帮忙带孙子。儿媳每个月给生活费两千。有一个月,儿媳忘记给钱了,到了年底才发现。
姑姑说:“好像给了吧。”
儿媳听了这句话,就不再自责了,然后说:“不管给了没给,都算没给。”
很多事情,我们是不需要知道的;如果知道了,是不需要记得的;如果记得清楚,是需要装作不知道的。
老人记性太好,会被当成“斤斤计较”。儿媳记性太好,就变成了“格局太小”。
揣着明白装糊涂,表面上是糊弄,实际上是允许对方犯小错误,隐藏了家丑。最终促进家庭圆满。
04
我们需要牢记这样的规律:今天的儿媳,就是明天的婆婆。本质上,婆婆和儿媳是同一个角色。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就算有天大的仇恨,也不能毁掉了家庭,不能让老人得不到赡养。
婆媳闹矛盾的时候,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庭更好一些”。只是方法欠妥,彼此沟通不到位。能够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或者给一定的冷静期,就好办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关系好不好,关键在人心。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