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五十岁之后,我懂了“范进”为什么坚持要中举
“范进中举”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文章。
中举前,家庭穷得叮当响,连岳父都瞧不起;中举后,疯了,又醒了,旁人哄堂大笑。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古代的科考现象,令人深思。
上学时,读了文章,觉得只是好笑而已,对于范进的做法,不敢苟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五十知天命”了,回头看走过的路,和范进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能从思想深处去理解范进了。
正面和反面总是同时存在的,用反面去衬托正面,我们就能发现其积极意义。
01
读书,是普通人最廉价的上升通道。
范进坚持读书,为此他多次向岳父胡屠夫借钱,还被岳父嘲讽:“你还不如一个卖猪肉的。”
母亲也因为供养范进读书,吃了不少苦。但是母亲很少有怨言,还愿意把家里的老母鸡拿出钱卖了,当成读书的资本。
当范进屡次不中时,外人都笑话他,欺负他,但是他中举之后,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待。当地的乡绅还主动让范进住进自己的房子,拿出一些银子,用于改善生活。
岳父也从此挺直了腰板,生意好做了,也没有人敢欠钱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范进中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考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读书仍旧是普通人的捷径。
去外面打工,如果你拿着博士文凭,别人会高看你一眼,并且优先录用;如果你拿着初中文凭,恐怕会被冷落,哪怕被录用,也只是普通工作,不会直接进入到管理层面。
在节目《学霸是怎样炼成的》里,有这样的故事情节。
一个多次碰壁的大学生,问企业里的面试官,凭什么要找985、211的毕业生。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为什么大学生却不被考虑?
面试官说:“你的英语,刚刚过四级,你看人家,根本不会说英语的等级,而是说雅思多少分,托福多少分......”
不仅要读书,还要多读书。文凭不同,含金量不同,对社会的认知也不同,从而带来不一样的人生起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
读书就是人生的支点。就像鸟儿的翅膀,太阳的光辉。当你有了翅膀,还自带光环,人生的路,就再也不会阴暗了。
不读书的人,在古时候,就是“睁眼瞎”,现在就是“干瞪眼”——眼睁睁看着机遇路过。
02
做人,要有大器晚成的勇气。
据说,范进前前后后参加了十多二十次考试,从年轻小伙子,变成了年过半百的人。
大好的时光,因为读书而消耗了。但是没有浪费。
纵观历史,还有比范进更糟糕的人——唐朝才子罗隐。
他从小就很有名气,和两个同族才子合称为“三罗”。但是在科考的路上,他很倒霉。第一次,因为交考卷太快了,别考官嫉妒,试卷都丢到水缸里去了。
罗隐留下了“十次不中”的典故。但是他仍旧没有放弃读书的路,得到了钱镠的赏识,走进了官场,一展宏图。
五十多岁才开启仕途,在古代不少见。西汉大臣朱买臣、广西桂林府的鲜于同,都是大器晚成的人,并留下了不少佳话。
明代作家冯梦龙说过:“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当一个人把前五十年当成积累的过程,那么后五十年就是站在高处,一飞冲天了。
回到生活来看,很多人五十岁的时候,还负债累累,为房子和养老金而发愁。也有一些人,已经放弃了折腾,开始混日子了。
相比范进,我们真的太消极了。慢慢来,你会发现,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有所作为。就是不差钱的人,也要积极向上,不要认为自己是“老朽”。
03
只要方向没错,所有的坚持都有意义。
有一句很扎心的话:“坚持不一定会有结果,不坚持却一定没有结果。”
寒窗苦读十年,不一定会如愿考上理想的学府,得到想要的位置,但是其过程是很精彩的。
范进为了参加科考,可谓是“吃尽苦头”。他常常去岳父家借钱,不管岳父如何奚落,也承受着。
一个中年人在一群年轻人之中,拿起书,样子格格不入。
虽然瞧不起范进的人很多,但是他仍旧遇到了贵人。学堂里的老师,对他说“火候已到”,对他的才学是肯定的。这样一来,他进入考场,就信心大增了。
当他要放弃考试的时候,想起老师的鼓励,又一次走进了考场,如此反复。
出了考场,他发现家里有三天没有吃饭了,内心非常愧疚,但是妻子并没有离开,母亲也没有寻死觅活。
对你好的亲人,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你选择了一条路,并且坚持住了,家人仍旧会站在你这一边。
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终究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做人,不怕失败,就怕没有方向,半途而废。
04
人生能有几回搏?
当我们深度了解范进之后,再看自己的生活,就会知道,“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莫欺少年穷”等古训,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你上半生混得不如意,没有关系,只要你搞对的方向,坚持在读书,下半生就会如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问不给无知人。
愿你我,以人为镜,做好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