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越来越富贵的几个征兆
01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
如果忽然有一大笔钱,落到某个家庭,就真正富起来了。这是普通人的思维。
有这样一种观点:暴富如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的富贵,是源源不断的,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礼记》里说:“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一家人,齐心协力去做点什么,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思维上有共鸣,自然就会变富贵了,并且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根据现实情况来说,一个家庭做好以下几件事,代代富贵。
02
第一,“厚养薄葬”:厚待健在的老人,推崇孝道。
春秋时,鲁国的季孙、仲孙、叔孙,在祭奠先辈的时候,采用了天子的礼仪,规格很高。
孔子知道这件事之后,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超越了礼仪的规格,这是不仁义的事情,还有什么快乐的呢?这是盲目抬高自己,破费了钱财。
真正的礼节,是简单的。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当一家人都能做到的时候,就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香火了,老人活得体面,儿女内心没有愧疚。
很多家庭,在老人健在的时候,不闻不问,都怕每天送饭端水。等老人过世了,大摆宴席,请了五湖四海的亲戚朋友来喝酒;礼花冲上了天空,开支好几万,也在所不惜。
为什么不能把厚葬的钱,用于养老呢?这是本末倒置的思维。
老人过世之后,入土为安,就不要大兴土木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应该,转移孝顺的目标,善待健在的老人。
03
第二,“待人真诚”:用真实面目待人,坦诚交流。
《论语》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夏问孔子:“老师,一开口就有酒窝,眼睛里有亮光,脸上有美丽的纹理。这是古人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呢?”
孔子说:“绘画中,先要画出色彩,在白色勾出文采。”
接着,子夏追问:“如果是天生丽质,还要用礼仪来约束吗?”
孔子醍醐灌顶,认为颜色多了,应该是“画蛇添足”。
在社交的时候,遇到打扮妖艳的人,第一印象肯定不会太好;在家庭里,遮遮掩掩的人,反而会误事,被认为有私心,或者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对外人,我们应该保留几分“真实”,这是警惕;对家人,活成真实的自己,这是信任。
有句谚语说:“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家人诚实信任,就能形成合力,沟通也会顺畅。
04
第三,“厚德载物”:坚守道德底线,多做善事。
任何一个家庭,要变得富贵,就要“顺势而为”。“势”就是“天意”,比方说,按照季节去种地;按照规矩去办事;按照道义去交际。
一个家庭的力量,源自内部,更需要得到外部的支持,如果不能的话,家庭还是会陷入困境。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还小的时候,母亲安排他学医。他遇到孔先生之后,决定考取功名;后来,他又得到了云谷禅师的帮助。
为了改变命运,袁了凡一家人都在做善事。比方说,袁了凡在地方做官的时候,减低税负,让地方群众受益;母亲李氏,帮助邻居筹集治病的钱。
袁家发展的根基,体现在“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这句话上。
很多人,抱怨“天意难违”,不是老天不帮忙,而是他们不知道“顺天者昌”的道理。
一家人都能行善积德,能够汇聚到了福气和人脉,是不可估量的。
05
第四,“韬光养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认知。
当一个家庭变好的时候,家人就会洋洋得意,甚至有人到处显摆。这是培养败家子的节奏。
因此,聪明的人,会要求家人降低姿态,并且坚持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家庭致富的关键步骤。随着时代一起进步,就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有站在风口浪尖的可能。
孔子云游时,到了周公庙,认认真真看,并且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过问,牢记在心。他看到“宥座之器”,说:“这个器物,装满了水,就会倾倒,水就会漏掉。只有一半的水,才能保持垂直。”
走出周公庙,身边的人问:“为什么每件事都问一下呢?”
孔子说:“是礼也。”
做人,要不耻下问。这是提升认知的方法;做事,要保持谦卑,这是学习的态度。
家庭里,知书达理的人多了,智慧一直在提升,就不担心变穷了。
06
第五,“和气生财”:竭尽所能地赚钱,好好谈钱。
为什么很多家庭,赚钱很快,但是不能变富呢?这是因为花钱的速度太快了,或者金钱进入了某一个人的腰包,大家庭没有得利。
因此,富贵的家庭,都养成了谈钱的习惯。家人坐在一起,算一算最近的收入,说一说最近的打算,长远的规划。
对于大家庭的财富,能够心中有数,就不会互相猜忌了。遇到大事,也能迅速汇集一家人的财富,马上把事情做起来。
亲人就是左右手。财富在任何人手里,都是“自己手里”。这样的家庭,众人拾柴火焰高。
07
思想家蒙田说过:“治理一个家庭比统治一个王国更难。”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一家人不齐心,就变成了各自为政,每个人发出的声音不一样,特别闹腾。
如果大家一起念同一本“经书”,就能唱响和声,变成“歌声嘹亮”的态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中有家,心中有爱,再难的家庭,也会容易。
愿你我,生在富贵之家,多做富贵之事。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