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人排挤时,看看“晏子使楚”里的五句话,就知道如何回击了
常在人群混,哪能不合群?
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得面对职场、事业等,无法做到绝对的不合群。一方面要依靠群体,获得利益,一方面要被群体依靠,显示能耐。
可是,别人凭什么和你合作,你又凭什么加入利益的圈子?靠委屈自己换来的“合群”,显然不会被人看好,甚至会被人厌恶。
春秋时,晏子作为齐国的大臣、使者,去了一趟楚国,经历了多次被排挤、嘲讽的过程,和楚国人斗智斗勇,最后凯旋而归。
他在楚国说的五句话,不带“脏”字,却让楚国人刮目相待,回击得非常精准。如果你学会了,就成为了群里的明白人,进退自如。
01
“非为攻战,安用武士”:以和为贵,别愤怒。
先说一说晏子去楚国的背景。
楚国吞并了陈、蔡两国,震慑到了周边的诸侯。因而齐景公派晏子去楚国,主动示好。
晏子身高不足五尺,丝毫没有将军的威严,也没有翩翩少年的风度。加上齐、楚两国实力有差距,齐国处于弱势,因此他在楚国,难以受到热情的欢迎。
楚灵王争强好胜,故意建了小门,还称为狗洞,让晏子走过;派了两位高大威猛的将军,站在晏子身边,体现出“身高差”。
晏子说,去狗国,走狗洞,这是入乡随俗,如果是人住的国家,就不一样了。这一句话,让楚国人很不舒服,有了怒气。
面对愤怒的氛围,晏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不是来打仗的。
古人说:“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
真正的战斗,不是用刀剑,而是用智慧。不用武力,也能让人信服,那就比什么都好。
一个人被排挤之后,第一时间不要想到挥拳头,而是努力维系和谐,不让自己受伤。
02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学会变通,别固执。
楚灵王笑话齐国,自从齐桓公、管仲过世后,就一蹶不振了。一会儿依靠楚国,一会儿依靠晋国。
晏子回答,这是因为齐国人会变通,能屈能伸,而不是逞能,强行要做霸主。
做人要看清自己的实力,判断人际关系的处理。低头了,没有关系,说明自己当下不够好。来日,若能变成强者,也不要咄咄逼人,继续低头,才能走得更远。
人,千万不要一根筋。
在被排挤的局面里,做到左右逢源,看起来很软弱,但是能够从夹缝中找到生存的机会。千万别做以卵击石的蠢事。
03
“邻国往来,载在王制,何谓臣仆”:尊重规矩,别讨好。
讨好别人,是有限度的。如果卑微到尘埃里,那么你大概会变成别人眼里的软柿子。
因此在受到碾压的时候,要学会用制度来规范社交,并且非常礼貌地提醒对方:公事公办,私事另外说。
比方说,你作为单位上的代表,去参加某次活动,就不要因为自己性格软弱、成绩不够突出而唉声叹气了,要以单位为荣,并且敢于亮出单位的气势。
还比方说,你去找客户合作,不要过分依赖私人感情,要说清楚合作的规则,要讲一讲双方能够获得什么利益,面对什么样的风险。
规矩能够约束你,也能够保护你。周围的人不搭理你,但是规则会告诉大家,在某些时候,仍旧要合作。
04
“秤锤虽小,能压千斤;舟浆空长,终为水役”:依靠智慧,别貌相。
晏子身材矮小的问题,多次被揪出来,作为笑话。
当晏子把大家说得心服口服之后,又有人说,晏子就是逞口舌之快。
晏子举了两个例子。
秤砣很小,但是可以体现出千斤的重物,这就是杠杆原理,也是了不起的智慧。
船桨修长,放到水里,就能划动大船。这是四两拨千斤的格局。
言外之意,一个矮小的人,就是“精明能干”的人。做人,真的不要妄自菲薄。
在社交上,人们很容易犯“以貌取人”的错误。在社交之初,相貌平平的人,往往不会被看好;成绩不突出的人,缺少了光环,也是如此。
如果是一群人参与活动,你不是群体的主角,很容易被边缘化,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存在。此时的你,应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用智慧去弥补外表和位置的卑微。
当你有了让人信服的谈吐时,自然会被人高看一眼。
05
“江南有橘,移之江北 ,则化而为枳”:坚持立场,别摇摆。
楚国人拿出柑橘招待晏子,晏子非常开心地吃了,表示感谢。
楚国人找了一个齐国的盗贼,说:“齐国人,偷东西啊。”
晏子马上解释,南北的水土不一样,种出的柑橘味道也不一样;齐国人到了楚国,因此接受了楚国的风气影响,从而变成了盗贼,太令人难受了。
很明显,人在社交中,各自的立场不一样。你不能害怕被排挤,就融入对方的群体去。
在小群体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因为迎合大家,就迷失自己,放弃自己的个性。
你可以到某些群体中去,但是不能把群体看得太重要了。毕竟,人归根结底是靠自己的,群体是某一个时间段,大家彼此需要而已。
06
兵法里说:“识众寡之用者,胜。”
根据兵力多少,采用不同的战斗方法,取胜就容易了。群体不是固定的,个人也不能停留在某个层面。
你要回击别人,第一时间要“知己知彼”。回击不是使劲去报复别人,也不是强行加入别人的群体,而是用自己的态度、智慧,打造自己的磁场,吸引别人。
当你无法吸引别人的时候,就应该自己做大做强,反观自己。
人都有居高临下的本性,你若要长期回击,就得敢于登高,别在低处徘徊、哀怨。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参考资料《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