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贫富,是有定数的
01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发财,但是金钱却总是和我们捉迷藏。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赚过的钱,就会发现是什么拉开了贫富差距。
最好的钱品,就是做金钱的主人,拒绝做金钱的奴隶。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顺着正确的道路走,越走越顺,财富自然来。一旦走了歪路,越努力,越穷。
一个人的贫富,看似变化无常,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02
第一,自私自利,独木不成林。
明朝思想家吕坤说过:“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当一个人很自私的时候,任何东西,都不会给别人。本以为这样可以留住财富,但是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在“人”和“财富”之间,建立了一堵高墙。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小区有两个超市,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规模都差不多。
有一段时间,小区附近修路,导致到处都有黄泥巴,一旦下雨,泥水就一大片。来来往往的人,脚下都是黄泥。
很多人从东边的超市进入小区,导致超市里很脏。老板皱着眉头,对小区里的人说:“如果不是购物,请走大门。”说完之后,在门口挂了牌子,把这句话写在牌子上。
果然,超市的地板不再那么脏了。
西边的超市,也有很多人进进出出。但是老板并没有阻止大家,而是在门口放了几桶水、拖把、抹布,便于大家冲洗鞋底。另外有几个塑料垫,专门用来抹鞋底。
万一顾客急匆匆地走进超市,老板也不会有怨言。为了保持地板干净,专门请了一个保洁员。
结局可以想象。东边的超市,难以为继,西边的超市,始终红火。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语叫“附加值”。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为别人提供附加的服务,把某样东西的附加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赚的钱就会更多。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减去了所有的附加服务,也没有了任何善意的举动,自然就会变穷。
从古至今,我们都在笑话那些“吝啬鬼”。也就体现了“自私自利等于贫穷”的概念。
获取任何一份财富,都需要大家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起码要意识到,你手里的钱,并不是你自己印刷的;是别人印刷好了,给你用。
03
第二,助人发财,水涨船高。
春秋时,管仲是齐国的国相,帮助齐桓公推行了很多的经济发展策略,老百姓也得了实惠。
对内实施“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等策略,对外策划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等,经过一番折腾,国富民强。
事实上,管仲因为劳苦功高,也得到了很多的奖赏,变成了当地的富人。
《论语》里记载:有人问孔子,管仲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如何评价?
孔子说:“管仲拥有三处府第,工作人员都不兼职,怎么称得上节俭呢?”
又说:“他啊,是个大人物。如果没有他,我们都会披头散发,到处流浪。”
很明显,齐国越来越好,管仲的家庭越来越富有。这是“互惠互利”的道理。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打工者,跟随某个老板,并且坚持帮助老板出谋划策,赚很多钱。老板做大做强了,打工者也“更上一层楼”。
一个要创业的人,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当他创业成功之后,给了亲戚朋友很高的回报。除了还钱之外,还给了利息,为需要的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作家哥德说过:“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
赚钱先立德。让心灵富起来,随时都有“让别人致富”的想法,自己的命运,就会真正得到改变。由穷变富,就很容易了。
04
第三,开源节流,积沙成塔。
有人说:“金钱是慢慢流向那些愿意储蓄的人。每月至少存入十分之一的钱,久而久之可以累积成一笔可观的资产。”
一些收入很高的人,到头来,还是穷人。也许这样的事情,你难以理解。
有一种家庭,叫“入不敷出”。家庭收入永远比开支要少。一个月赚一万,花费就一万五。这样的家庭,变穷,就显而易见了。
真正的富人,不一定能腰缠万贯,但一定能“开源节流”——每个月都能存一定的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对自己的事业,追加投资;加上知足常乐的心态。
作家郝金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光绪年间,广州万福路有一家米店,一开始生意并不好。老板潘启明要求掌柜,对每个顾客提出三个问题——家里几口人?老人孩子几个?有没有肠胃不好的人?
针对三个问题,再建议顾客买什么米,买多少。避免顾客米买多了,导致发霉变质。
不久,米店就变得红火了。
究其原因,就是老板在帮助顾客“开源节流”。把良好的家风,带到了千家万户,从而赢得了赞誉。
任何年代,节俭之风,就是发财之道。
05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限制它;当它想猛烈发展的时候,需要把它踢回去。”
对于坚强,必须收起自己的欲望,然后和金钱握手、结缘。把金钱方面的互动,当成情感的互动,你就会变成金钱主人。
《论语》里说:“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谁能远离贫困?谁能致富?
其实早有定数。就像大禹一样,躬耕、服务于人。
欲得钱,先做人;欲发财,先树人。
只要钱品正,人影就不会歪。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