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过日子的退休老人,活得很“俗气”
北宋时的某一个深夜,太宗一觉醒来,披上衣服,就去了学士院的玉堂。
翰林学士苏易简劳累了一整天,早已入睡,惊闻太宗亲临,赶紧爬起来。
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样子,宫女提起烛火,透过窗户,为苏易简穿衣照明。不料,烛火点燃了窗框。
大臣的工作有多难,从故事里可以窥见一角。
时过境迁,我们有了手机,半夜里安排工作,就更加简单了。因而,很多职场人,害怕下班后手机响起、工作群里传来消息;也有人因为担心的事情多了,睡不着觉。
熬过了中年,踏入了老年,终于退休了,各种不自由、战战兢兢,都应该舍去了。
越往后,越觉得要活“俗气”一点,你我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正如陶渊明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01
花钱省钱,顺着习惯。
《说文》有言:“俗,习也。”
俗,可以解释为风俗习惯。对于退休的人来说,按照自己的惯例去生活,就行了,不要因为身份的改变,就特别要求自己。
在街上,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对摊贩说:“我退休了,退休金也不少,但是我不大方,我喜欢讨价还价......”
原来,老太太为了一个塑料袋,和摊贩争了几句。
显然,争执的根源,不是差钱,而是习惯。凭什么说,退休老人,就得大方?把生活费降低到最少,甚至很抠门,也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退休的人一直很大方,也可以。只要日子不奢靡,钱财够用,就行。
小日子,不被任何人左右,而是“按需分配”,就会很轻松。再多“理财”的道理,看看就行,别当真,该花就花,该抠就抠。
02
合不合群,尊重自己。
退休了,有人喜欢邀三五好友,常常小聚。也有老人,爱好钓鱼,每次外出,都呼朋引伴。
当然,也有人喜欢独处。还用庄子的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为自己辩解。
看过一个笑话:一只蜈蚣去赶集。
有人问:“蜈蚣,你那么多脚,是先抬右脚的吧?”
蜈蚣点点头。
又有人问:“蜈蚣,你应该先抬左脚。”
蜈蚣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抬脚了,导致错过了集市。
人生不也是如此?听从别人的话,就不知道要不要合群了。大家七嘴八舌地指挥你,你一定会迷茫,情绪会更加低落。
上班的时候,我们被逼着合群,还要加入圈子。你就是很厌恶和人打交道,也无法真正独来独往。
当然,也有人在群体里,忙得不亦乐乎。
当我们离开职场之后,顺着自己的态度去交友,就可以了。走散的人,就走散好了;珍惜的人,就持续交往;不想见面的人,就拒绝。
03
衣着打扮,舒服简单。
《幽梦影》里有这样一句话:“宁可拼一副菜园肚皮,不可有一副酒肉面孔。”
你用什么外形面对世界呢?打扮得体,然后去参加聚会;随随便便,走进人群?
我的邻居张奶奶,喜欢跳广场舞。为了让广场舞队整齐一些,张奶奶定做了很多的服装。
虽然舞蹈服不合身,还让张奶奶的大肚腩更加明显,但是她皱着眉头,穿上了。
有一段时间,舞队里的年轻女人,提出要穿高跟鞋,试一试新的舞蹈。这下,彻底把张奶奶难住了。
思考一个问题:打扮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想清楚了,你就知道如何打扮了。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做人,就是要为欣赏你的人考虑,这样的逻辑,不一定符合所有的人。
怎么舒服,就怎么穿戴,只要不是奇葩就行。外表的美,不如身体舒服那么好。尤其是高跟鞋、涂抹浓妆、美容手术等,对身体有伤害的行为,要慎重考虑。
记住一句话:“美德可以打扮一个人,而衣服裤子只是装饰而已。”
能让一个老人变美的,是心灵美,是健康和乐观的精神。
04
喜欢厌恶,自然流露。
上班的时候,上司发了朋友圈,在群里安排工作或者炫耀成绩,大家都会积极点赞。一方面是讨好上司,一方面是表示自己很热爱工作,珍惜单位的成绩。
如果你长期在底层工作,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而提升的过程中,需要逼着自己去喜欢某些事情,去和某些人联系,扩张人脉资源。
退休了,如果你仍旧去讨好别人,或者去喜欢别人喜欢的东西,就是为难自己了。
清朝文学家张潮说:“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同样的景物,但是有人觉得很美,有人觉得很难看。
做人,最重要的是“真情流露”,而不是惺惺作态。给自己的表达方式松绑,就可以自然交流了。虽然说话很庸俗,但是内心很愉快。
抱怨几句,表达惊喜,嫉恶如仇,高声歌唱,只要不是负能量,都可以。
05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到了退休之后,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不被外物约束,也不过分苛刻自己,清清静静过日子,尊重自己的本性。
人吃五谷杂粮,每天都要柴米油盐,难免要俗气一些。
平凡,才是生命的本真。接受平凡,回归平凡,把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安顿好了,就了不起了。
余生很贵,随性随缘,身上无病,心中无事,天天晴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