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潜规则:守弱
古人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水是柔弱的,滋养万物,可是再高的堤坝,也挡不住奔流入海的脚步,水若是发怒了,一路所向披靡,不可抵挡。
不管和谁相处,想要关系融洽,那就学一学“水”的品质:守弱。
01
局面混乱的时候,你走远点,避免暗箭伤人。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宗室的刘义庆,被封为临川王,二十七岁时,成为了副丞相。其人生有多强大,可见一斑。
官职越大,他越活得战战兢兢。
刘宋的朝廷上,太子和其他几个弟兄,明争暗斗。
开国皇帝刘裕过世后,太子刘义符继位,但是其他兄弟对此咬牙切齿,各自暗中联合权臣,要把自己推到首位。
果不其然,刘裕的三儿子上位,做了宋文帝。大哥二哥,都被他加害;推举他的权臣,也被加害,这些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
令人惊讶的是,刘裕的四儿子刘义康,也有做皇帝的梦,并且暗中行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义庆不知道站在哪一边才对,也害怕朝廷变乱看,自己被中冷箭,于是请求外调,做了荆州刺史。
很多人,都有凑热闹的喜好,并且希望自己站在“赢的一方”。可是越热闹的地方,越人多嘴杂,还会冷不丁冒出一些打打杀杀的人。你要是不愿意退让,就会被热闹的人群冲撞。
学者周国平说过:“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与人交往,不需要一个太大的群,更不要混乱的圈,还不要有浑水摸鱼的想法。
学会做一个旁观者,摆出不争的姿态,那么群里的伤害,就不会波及到你。能够于你同行,交往顺畅的人,也就是“三五知己”,何必求“高朋满座”呢?
02
别人不信任你的时候,不必解释,尽管做好自己。
439年,刘义庆接到朝廷来的通知,要他离开荆州,去江州做官。
当时,荆州是军事重地,南方、北方、西北西南,都和该地有紧密联系。让刘义庆离开荆州,摆明了就是宋文帝不信任他,害怕他造反。
很多人在弄丢位置,失去信任之后,会问一句:“为什么?”然后例举自己的种种好处,甚至会把过去的是非,解释一番,希望能够得到谅解。
善于社交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所谓成熟,就是渐渐学会沉默,不动声色地过自己的生活。”
行动永远比解释更管用。解释多了,百口莫辩;还会言多必失。
刘义庆默默收拾行李,拿着通知书,就去了江州。他的软弱,反而让宋文帝多了一丝信任感。
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你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别人肯定不信。
比方说,你看到一株花,被大风刮倒了。出于同情,你去搀扶了一把,但是你不小心弄断了花朵。
若有人责怪你,为何弄断花朵。你不要解释,因为对方一开始就不相信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是警示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其实也给正直的人处事的方法——你做的一切,只要是问心无愧的,就会有“天”看到,从而消除一切的误会,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天下宴席,迟早要散。失去了信任,就没有维系感情的基础了,因而你要主动退场,别执念还有重聚的机会。
人与人的感情,有了裂痕,哪怕破镜重圆,还是有痕迹和伤疤。不必了,让过去的过去好了。
03
被人堵住出路的时候,默默学习,可以另辟蹊径。
刘义康要扳倒宋文帝,但是失败了,被贬到江州。
刘义庆接待了刘义康,并且表示同情。说着说着,两个人就一起哭了。
宋文帝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说刘义庆和刘义康“一个鼻孔出气”,这不是摆明了要和朝廷做对吗?不信任的感觉,越发强烈。
古人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何保命,刘义庆做出一个选择:不要官职,专注读书。他还故意走进一个和尚圈,体现自己“与世无争”的态度。
每天都埋头读书,于是他写出了《世说新语》。直到今天,这本书还被人追捧。
鲁迅先生说:“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刘义庆是成功的。时隔数百年,仍旧走红。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你好。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会拦住你的去路。你要是和对方理论、对抗,反而会激发矛盾,甚至弄丢生命。
东门不开,就去西门看看,人不能一根筋,不能不知道变通。
你改变了方向,那么见不得你好的人,就拦不住你了。这是以退为进的智慧,也是厚积薄发的机会。
04
剧作家马克·哈登说:“你如果想跟另一个人共同生活,就必须有所让步。”
即便你和父母和儿女、爱人交往,也要守弱,不能咄咄逼人。虽然家人会理解你,但是矛盾始终存在,若是大家都强悍,日子就鸡飞狗跳。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真的不要指望别人会退让,而是要自己主动退让,留住一份人情。
来日方长,不要因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伤害了你。
做人弱一点,修炼了一颗坚强的心,洞察了周围的一切。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