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父母过世之后,家中有这几种人来串门,预示着家业兴旺

家庭是母亲的世界,父亲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父母在,我们一直像个孩子一样,活得很快乐,走再远的路,仍旧有家可回。

可是,时光太无情,催促父母变老,然后一别永别。

父母过世了,但是家庭还要继续,活着的人,还要过好日子。我们还期待,未来越来越好。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大家庭,没有了父母,就彻底散了,兄弟姐妹都反目成仇。但是好的家庭,总是占比多一些,而且一直好的兆头。

认真观察一番,父母过世之后,家中有这几种人来串门,预示着家业兴旺。

父母过世之后,家中有这几种人来串门,预示着家业兴旺

01

还债的人来了,是父母生前留下的“信誉”。

总有人认为,一代管一代。对于父债子还、子债父还的道理,嗤之以鼻。

人是不能复生,债务怎么能够延续呢?这不是一厢情愿的问题。

父母过世了,但是财产还是有人继承的。在继承财产的时候,同样要继承债务。

反过来说,父母过世了,别人欠的债,我们还要去讨回来。

令人惊喜的是,有的人,会主动上门还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充分信任他们,信誉度有多高,一看便知。

富兰克林说过:“想知道钱的价值,就想办法去借钱试试。”

还债体现的,不仅仅是金钱来往,而是提升了金钱的价值。若子女和讲信用的人持续交往,就多了借钱的门路,在关键时候,用得着。

若是父母生前做生意,那么子孙可以持续走这条路,并且诚信立业。

02

陌生人来吊唁,应该是父母得到的善报。

《警世通言》里写了一个叫宋敦的人,家住苏州府昆山县。夫妻两个人都很善良。

有一次,宋敦和熟人刘顺泉一起去烧香求子,半路上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和尚。

宋敦把衣服拿到当铺,凑钱给和尚买了棺材。

他的做法,让刘顺泉非常敬佩。

刘顺泉说:“我们定个娃娃亲吧。”说完,他就开船外出,帮人送货去了。

这一别,就是若干年。宋敦生了儿子宋金,然后夫妻先后病故。

就在宋金要流浪的时候,刘顺泉出现了,并且兑现承诺,把女儿宜春许配给宋金,并且带他撑船混日子。

陌生人出现在你的家里,不一定是骗子,也许是父母在多年前结下的恩情。

“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现实的,但事实证明,这是可以发生的。

2023年2月,安徽蚌埠,怀远一中的宋文武老师忽然过世,家人都在悲痛之中。

忽然,有三十多个学生,从五湖四海赶过来吊唁。有的学生,从一两千公里外的地方赶来。这些学生,都得到了宋老师的帮助。

我们相信,宋老师的子孙,都能得到善报。上一代的德,下一代的福。

诗曰:“劝人行好心,自作还自受。”

一个家庭,善行多了,未来就不愁没有出路,不管是什么阶段,都会遇到贵人。

父母过世之后,家中有这几种人来串门,预示着家业兴旺

03

邻居主动来帮忙,预示着居住环境和气。

村里有人过世了,左邻右舍都来帮忙,这是很常见的画面。

可是在城里,就不一样了,很多小区里,人们还觉得,老人过世,是忌讳的事情,更不要说帮忙了。

也有一部分农村人,左邻右舍的关系很糟糕,都不会正眼看邻居家的痛苦。甚至会幸灾乐祸,说一些风凉话。

记住,那些主动来帮忙的邻居,是和父母很要好的人;那些请也不来的人,是和父母有矛盾,不值得交往的人。

顺着邻居来帮忙的机会,和邻居聊一聊,老家的房子、田土、山地如何管理。

如果父母都走了,你以后来扫墓,还能在邻居家借住,吃顿饭。或者老家的急事,也能让邻居帮忙做好。

人居环境变好了,家业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

04

长辈持续关注你的成长,大家庭会风生水起。

看两个古人的家庭,我们就会发现长辈和睦的重要性了。

谢道韫,东晋时期的女诗人,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她成长的路上,得到了伯父谢安的很多指教。谢安是当朝的宰相。

诸葛亮,东汉末年的才子,可惜父母早亡。他的成长,主要依靠叔父诸葛玄。虽然寄人篱下,但是诸葛亮仍旧有机会,胞读书少。

叔父过世时,仍旧安排了诸葛亮的生活——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现在,父母早亡的事情少了,但是并不能说完全没有。

若是一个家庭里,父母过世了,子女却没有长大,有长辈来了,主动承担了养育的任务,说明这个家庭,很快会东山再起。

对于成年的子女来说,能够持续得到长辈的关注,也能少走很多弯路,并且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感受到团圆的喜气。

长辈来了,是大家庭和气的征兆。也是父母留下的好家风的体现。

父母过世之后,家中有这几种人来串门,预示着家业兴旺

05

一个家庭,若是要持续失败,那么父母过世了,就是树倒猢狲散。

一个家庭,若是能一直兴旺,父母过世了,还能有人来添砖加瓦。

诗人桑塔亚那说过:“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

一代人兴旺,不算旺,世代兴旺,才算。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把家业像常青树一样,努力传承下去。

留住父母的恩,继承父母的社交资源,并推陈出新,很快就会超越自我。

愿逝去的人,在天堂;愿活着的人,得天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