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

有人说:“摧残感情的方式很多,不过连根拔起的方法,却是借钱。”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借钱真的好难,一般的亲戚朋友,根本就不会答应你,还会说一些难听的话。

也有一些朋友,口头答应借钱,但是迟迟不见动静,用行动在表示拒绝。

最扎心的是,有的人听说你要借钱,直接和你断交,拉黑你。

不能对外借钱,那就向自己的亲人开口,这是行得通的吧。我们常常这样想。

事实上,亲人能够借钱,但是要谨慎处理,若是规矩乱了,血脉至亲都会翻脸不认人。

显然,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了。

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

01

肯借钱的亲人,最见真心。

茫茫人海,谁愿意借钱给你?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谁会鼎力相助?

毫无悬念,手足相连的关系,会在你落魄的时候,帮你一把,也会在你需要登高的时候,推你一把。

买房买车、投资创业,大家筹点钱,让你迅速起家;也许你要外出打工,路费都是亲人借给你的。想起来,就很感动。

北宋时,苏轼的家庭很有名气,但是在苏轼他爹苏洵做家长的时候,不算富有。

苏洵从二十几岁开始,努力读书,但是几次科考,都没有中进士,因而仕途不算顺利。好在有两个争气的儿子,加上他自己的文章不错,因此被特批,做了霸州文安县的主簿。

按照当年的工资标准,主薄的年收入,大概是七贯钱。

苏洵的父亲苏序,长期在乡下居住,种地为生,因此收入不高。并且,苏序乐善好施,在灾荒年,把粮食分给大家,存款就别谈了。

几代人都没有存款,并且收入不多,苏洵居然在开封府买了房子,花了八千贯钱。

买房之前,苏洵试探着找到做利州提刑官的二哥,提出要借钱的事情。二哥毫不犹豫,答应了。

要知道,按照苏洵的工资标准,一辈子不吃不喝,也还不起啊。兄弟之间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很多亲人,在借钱的时候,都是这样想的:不管以后还不还得起,解决当下的问题,才最重要。

我们也相信,兄弟姐妹之间,借钱之后,来日方长,慢慢还钱,是可以的。父母和子女之间,要是借钱了,真的还不起,也就算了。

血溶于水的关系,也就促成了钱来钱往的自由。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看到这一点,要明白这是亲人和外人最大的区别。

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

02

不肯借钱的关系,最难维系。

也有一些亲人,是不愿意借钱的。

具体来说,分为两种:第一,非常自私自利的亲人,什么都要独吞,压根不会考虑别人;第二,借过一次钱给人家,但是因此产生了矛盾,不愿意借第二次了。

《儒林外史》中有几个借钱的故事。

辛东之在冯商人吃住了半年,然后开口要借几千两银子,冯商人拒绝了。

辛东之对于冯商人的拒绝,破口大骂,认为冯商人是一毛不拔的人。哎,他忘了自己吃喝了半年,冯商人花了多少钱。

范进要去赶考,找到岳父胡屠夫,想要借点路费。

胡屠夫开口就说:“你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我一个屠夫。”言语很粗鲁,挡住了范进借钱的路。

古人云:“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当亲人不同意借钱的时候,关系就会变得复杂,人性也会暴露。

也许,借一次钱,把关系都弄丢了。

如果你遇到不同意借钱的亲人,应该马上反思自己,而不是责怪对方。毕竟,你的人品、未来的发展、成事的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借到钱。

若是遇到一毛不拔的亲人,要不要断交,也是一个大问题。碍于面子,彼此交往,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不交往,又断不了血脉。

反过来看,你拒绝借钱给亲人,也会引发各种误会,让你左右不是人。

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

03

明算账的关系,最长久。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

关于亲人借钱,我们有很多的古训和规则,若是遵守的话,关系就不会乱套了,并且能够几代人都很友善。

再说说苏轼的家庭,老爹苏洵借了二哥的钱之后,买好了房子,但是没过几年,苏洵就过世了。

苏轼和弟弟苏辙,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老爹的债务。

当时,苏轼在陕西做官,年收入大概是两百多贯钱,另外有四百亩土地,能够赚五六百贯钱。

虽然收入不错,但是苏轼要节衣缩食,尽快把老爹买房的钱还了。再怎么说,房子以后也是自己有份的。

更令人暖心的是,苏轼在五十岁的时候,向弟弟苏辙借了七千贯钱,在江苏宜兴买了房子。

大家庭里,我们不仅仅是“父债子还”的传统,还有“父亲言传身教”的好家风。

不管怎样,若要亲人关系长久,那么你一定要“有借有还”。自己还不起,要儿女一直还下去,谁都不要当老赖。

有句话说得好:“信誉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借钱是家庭的情感,还钱是最好的家风。

亲人关系好不好,借一次钱就知道

04

家庭与消费者科学学院副教授奥斯里说过:“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实际上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任何家庭,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谈钱就翻脸,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所有的不愉快,都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亲人断交的理由。

当我们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积极帮亲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家长,也维系了家庭的温暖。

一个人在家庭里,都不愿意吃亏,那么在家庭之外,就会吃大亏。

总而言之,满眼荣华不足贵,居家和睦值千金。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