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一尘不染的出处(一尘不染解释一下)

解读典故:一尘不染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点击上方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一尘不染

有一年,禅宗的弘忍大师突然感到自己年龄不小了,便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

他召集众僧,要求每人作一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以便了解各人的道行深浅。

弟子神秀悟道颇深,题的偈诗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强调的是要时刻照顾自己的心灵,通过不断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邪恶。提倡的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另一个弟子慧能,也作了一首偈诗:“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它的主要意思是,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后来,弘忍大师将衣钵传给了慧能。

——《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

释义

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反思

思想

神秀的方法,是技术层面的。

通过勤快打扫,来保持心灵的洁净。可一旦疏于打扫,就可能积累灰尘。

毕竟生活在世上,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

有时像泰山,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有时像暴雨,来势汹汹,让人窒息。有时像狂风,防不胜防。

所以只是勤快打扫是不行的,总会有打扫不及时的情况。

慧能的方法是直接修炼内心本身,让心变得坚强,不受外物侵扰。

这是高明的技术,高明的态度。

任你泰山压顶,我自巍然不动。任你狂风暴雨,我也安然无恙。

心,是最强大的武器。

“出淤泥而不染”,也是相同的道理。

莲花表面非常细致,灰尘、泥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污垢会自然随水滴从表面滑落,具有自洁功能。

这就是从源头上杜绝被污染,不管泥巴有多少,吸附时间有多长,莲花本质都没有被污染。

只要有水冲洗一下,就能恢复洁净。

想心净,要修心。

物质层面上,要多锻炼身体,让心脏变得强有力,保持身体机能的活力。

精神层面上,要多锻炼思维。形象化说的心,其实就是指思维,思维决定你的行为,你的本质。

锻炼思维,就要多看,多想。

环境

一个房间不住人,时间久了,也会有灰尘积聚。

有人住,但不经常收拾,也会凌乱。

等杂物堆得多了,看不下去了,或者某天想收拾了,去收拾一番,变得干净了。

就算打扫方法再好,再快,时间长了,还是会变乱,又要再等一个契机去收拾。

问题的根源没解决。

为什么会变乱,在于生活的方法不对。

物品没有确定的位置,用完随意一放。各种东西混在一起,找起来麻烦。

一点一滴,生活空间就变得越来越混乱了。

要想让房间变得整洁,也要规划。

房间会按功能分区,厨房、客厅、卫生间等。

房间里的物品也要分区,学习的、娱乐的、做饭的、出门必备的等。

还要定期整理,将零星的垃圾清理掉,将凌乱的地方摆正。

这样的工作量会很小,很容易就能完成。养成习惯后,就变得自然而然,就不像是在专门整理卫生,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感谢你读完,如果喜欢,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想法。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END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解读典故:一尘不染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